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人要练童子功——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一)

中医人要练童子功——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一)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遥想专栏初辟当年,莘莘学子,奔走相告,《学报》一到,先睹为快,笔录手抄,不分昼夜。”这是江西名中医朱炳琳在《到处逢人说凤梧》一文中,对“名老中医之路”专栏的回忆。国医大师邓铁涛这样评价《名老中医之路》这本书:“多姿多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引领成才的好书。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历史学的新分支;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因此,是21世纪青年中医和有志于发扬中医药学的人们的必读之书,是一部值得中医教育家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

《名老中医之路》共收录100篇文章,涉及97位名医,记录了老一辈著名中医的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和成名之路。名老中医成才因素固多,但读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读哪些书?

笔者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名老中医之路》合订本为底本,对97位医家读过的中医书(主要是古籍)进行了统计。97位医家在有关读书的记述中,提及的书共有320种。包括《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这些经典是医家普遍重视的,是学医必读之书。

再者,名老中医都重视基础。除了经典,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基础性著作也受到普遍重视,明显高于单纯临证著作。但是,多未必善,名老中医认为读书应有重点。抓住重点,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背哪些书?

学习中医不仅要读书,还要背书,这是古今医家成才的共同经验。中医学家刘渡舟先生说:“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名老中医之路》97位医家提及的书目共有320种,其中有41人明确提及应背诵书目,共计37种。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汤头歌诀》、《内经》、《药性赋》、《濒湖脉学》、《难经》、《医学三字经》、《神农本草经》、《医宗金鉴》等书目。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

岳美中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姜春华说:“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

沈仲圭说:“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陈鼎三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关于背诵,名老中医有许多经验,今摘录数则如次:

任应秋:“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把它记下来了。”

方药中:“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哈荔田:“我背书时不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

谢海洲:“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总之,老一代名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必须背诵,而且背诵宜早,必须坚持不懈。

猜你喜欢

  • 女性更年期调理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经期头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痛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月经周期紊乱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肥胖的四种类型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