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警惕中药注射剂致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警惕中药注射剂致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也被进一步发现和认识。笔者检索了1980~2001年《中国药学文摘》和《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的不良反应项,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49例进行了分析。

引起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有14种注射剂,如双黄连、复方丹参、清开灵、刺五加、穿琥宁、大黄藤素、灯盏花素、鱼腥草、柴胡注射液等。在49例中有16例是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时出现不良反应的,如穿琥宁与头孢唑林合用等。

症状与治疗

注射剂所致哮喘多在用药5~50分钟后即出现咽痒、胸闷、咳嗽、气促、喘息、呼吸加快等症状。对于初发的哮喘,除去药源,经平喘及对症治疗即可缓解。但过敏体质者或药物诱发原存的哮喘,一般发作突然且严重,治疗一定要及时,否则可危及生命。处理药源性哮喘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诱发哮喘的药物,吸氧,静脉注射激素,同时进行平喘、抗过敏、抗炎及其它对症治疗。对于哮喘持续状态或昏迷者,有条件的应送ICU病房救治。

呼吸抑制的临床表现为呼吸慢而不规则,面色紫绀、昏迷、两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干、湿罗音,甚者昏迷等呼吸衰竭症状,多采取氧疗和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抗感染、抗休克等措施。

急性肺水肿常在用药数分钟至数天便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两肺底部大量湿罗音甚至面色苍白、紫绀、呼吸促迫、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治疗上须立即停用致敏源并给氧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用适量激素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也可对症性地用一些利尿剂和抗感染药物。

引起不良反应原因

注射剂比其它剂型引起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多且较重。其不良反应一方面有可能是中药本身引起,如双黄连中的金银花里含有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还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制剂过程中一些无效物质如鞣质、淀粉、天然蛋白等没有去除干净所致。

因此,对过敏体质者、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使用时尽量避免其他药品混合配用,并避免快速输注。另外,临床上在多种药合用时须格外慎重,特别是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更加注意。

猜你喜欢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