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养生:三月早春需要预防风邪

养生:三月早春需要预防风邪

风为春天的主令,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首,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是无害的。然而,“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若是风太过,则成为风邪,易引发疾病,影响健康。

风邪易伤肺中医认为,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外合皮毛。皮毛腠理为肺的屏障,一旦受到风邪侵袭后,卫气不固,进而使肺受到伤害,导致肺气失宣,肃降失职,不能行气以温煦全身,引起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疼痛、咯痰、气喘等病症。

风邪为百病之长《黄帝内经·素问·风论》中说:“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为患,常是侵犯人体肌表,引起恶风畏寒、头项疼痛等症状;风邪稽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会引发瘙痒难忍的风疹疙瘩;风邪上窜达巅顶易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素有高血压的病人血压也随之升高,甚至发生中风;风邪下行侵及腰膝胫腓等处,可引发风痹、行痹、痛痹等;风邪游走于经脉之中,可导致脉痹、面瘫等。此外,风邪还易使人的肢体运动出现抽搐、痉挛、颤抖、蠕动、角弓反张、颈项僵直等异常现象。

风邪易与热、寒、湿等邪合而为病春天常见的感冒,往往以风为先导,人体受风与热合邪侵袭,易患风热外感,风与寒合邪则为风寒外感。若湿盛阳微,腠理不密,常引发风湿痹痛。脾为一身气机运化转输的枢纽,受到风寒湿三邪夹杂侵害,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失司,可引起恶心呕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胃病者易复发。

风邪影响肝气疏泄中医认为,风为木之气,风气通于肝。肝喜条达,与春天升发之气相应。和风丽日的天气,肝气顺畅,人们会感到心情欢快,精神振奋。若是狂风肆虐的天气,肝气抑郁,人们会觉得情志不舒,心烦意乱,脾气暴躁。有肝病、心脏病、精神病的患者,到了春天如不注意调摄情志,常因心情不好而复发犯病。

注重保暖二月春寒料峭,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爱美的姑娘不要过早地换上裙装,以免受寒风侵害。尤其是年老体弱、大病后、过度疲劳、酒后以及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患者,在寒潮大风过境的日子里,尽量少出门,以免遭受风邪之害。

调节情绪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扰乱人体的生理功能,妨碍肝气的疏泄,产生烦躁恼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易犯病。因此,人们在春季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放松心灵,乐观开朗。精神病患者要避免各种刺激,注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生活规律平时起居有常,作息有时,保证睡眠。

膳食合理春季饮食上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要补足水分,以喝白开水或淡茶为好。

坚持运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抵御风邪的法宝。因此,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好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氧运动,以增强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方可不为风邪所害。

猜你喜欢

  • 胃食管反流谨记三忌三戒,助你恢复快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

  • 大便异常的这六种表现,现在知道还不晚!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中医治养结合效果好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这三大原因导致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