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浅谈北沙参

浅谈北沙参

立夏过后,中药材大多品种走势放缓;少数品种销势走畅,今年的北沙参走势怎样那?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所有家种中药材都有高价和低价的历史,而家种中药材中大多数品种都存在市价呈周期性大起大落。北沙参就是它们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该品种每隔4一5年或6—7年就规律性的有一次大起大落,最低价和最高价的差价又惊人。

第一周期86年低价2.5元(千克)到88年高价24元(千克)。

第二周期89年低价3.5元到92年高价13元。

第三周期93、94年低价2.5元到98年高价24元。

第四周期02年低价4.5元到03年高价45元。

是什么原因造成北沙参规律性的大起大落?其内因和外因又各是什么?

第一次涨价周期是受88年经济过热涨价风的影响及大户拉动;第二次是市场需求,自然涨价;第三次为安国商人炒作所致;第四次是“非典”疫情导致药市市价发烧的推波助澜。总之,四个周期中,有三个存在外在因素。那么四个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又是什么?

众所周知,北沙参产地只有安国和赤峰两分天下(山东莱阳产少质优,基本全出口,为该品种的出口基地),由于产地过于集中,且产地时间又集中在秋季仅两三个月时间,所以两地产量决定全国北沙参的市价,北沙参存在绝对的地域垄断。

其二、北沙参种籽生命较短,隔年种籽发芽率很低,三年籽种几乎不出芽。且当年生长的北沙参不结籽,要留株第二年的夏季结籽,种籽中再经冬季低温处理,等来年春天才能播种,秋末采挖出商品。北沙参的生产周期明为一年,实为二年。

其三、当年北沙参产量的大小,取决于二年前(一个生产周期)该品市价的高和低。因为生产者是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他们的种植计划性差,随意性强。多为利大多种、利小少种、没有利不种。结果必然是两年一多、又两年一少。烂市了调减需两年,价高了补种也需两年。北沙参周期性大起大落需五——七年左右的时间。

北沙参产地过于集中,不存在旱了西方有东方、涝了南方有北方的生产竞争。再加上产新时间集中两三个月内,自然是年总产量明朗清晰,便于大户炒作,该品种历来被大药商关注和青睐。

北沙参为传统的防治疫病中药材,具有养阴益肺、止咳化痰、益胃生津的功效。特别是赤峰的产品质优。去年产新,安国、山东药商购走一半,余下被广东药商购走。用于夏季煲汤、作凉汤料(该品种为四大汤王之一),其用量逐年上升。目前的年需求量已达5000吨以上,强劲的需求拉动,为该品种价格上升的基石。

据三产地信息反馈得知,今年种植面积没有大的扩种。随着今年秋后产新,其价将规律性的上升。

猜你喜欢

  • 清淡饮食指什么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健脾又祛湿,这样才事半功倍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根据体质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健脾除湿两味药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