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益气解毒法治疗HSK疗效明显

益气解毒法治疗HSK疗效明显

日前,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亢泽峰博士等,采用益气解毒方治疗复发性单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经1年随访,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明显,为中药治疗HSK开辟了新途径。

HSK是眼科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近年来,由于药物的毒性、耐药及机体免疫功能干扰等原因,使HSK增多且反复发作,致盲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临床因缺少理想的抗复发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耐药株的出现,更为该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困难。据有关文献报道,HSK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诱使病毒活化、产生复发的重要原因。而许多扶正中药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采用具有扶正祛邪的益气解毒方对HSK进行对照治疗,是本方法研究的主体思路。

治疗中,研究人员将该院HSK患者132例148只眼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0例(67只眼),以益气解毒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1组38例(43只眼),以清热祛风的银翘散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2组34例(38只眼),口服维生素B110毫克,维生素C0.2克,两种每日3次。同时3个组均联合0.1%无环鸟苷眼液(ACV)滴眼,每小时1次。治疗30天后,检测角膜溃疡、水肿浸润、房水闪光等体征情况,并以有关标准进行疗效判断。

结果发现: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6%(59/67)、58%(25/43)、55.2%(21/38),治疗组与对照1、2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组病灶平均愈合时间:浅层为12.46天;深层为20.11天,病程明显短于两个对照组(P<0.01)。经随访1年显示,治疗组复发率为1.4%,远远低于对照组(P<0.01),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研究人员认为,HSK反复发作,主要病因为伏邪内伤,新感即发。病机为气虚邪留,邪热内伏,在邪侵正虚的基础上,演变为正虚邪恋的互患之势。益气解毒方中的黄芪、炒白术健脾益气,托邪外出,合防风固卫表而御外邪,仙灵脾补阳助正补先天,旨在扶本护目,再配以金银花、紫草、蒲公英增加清热解毒之功效,以达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之效。同时,以黄芪为主药的玉屏风方,对病毒感染性疾病,能通过提高细胞活力,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来降低疾病复发。本方联合抗病毒药物ACV对复发性HSK的治疗,其前者抑制病毒复制,后者可通过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两者合用,即可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之目的,在临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