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温病兼冲气上冲

温病兼冲气上冲

【病人基本资料】

奉天郑××,年五十二岁,于季春得温病,兼冲气自下上冲。

【病因】

其人素有痰饮,偶有拂意之事,肝火内动,其冲气即挟痰饮上涌,连连呕吐痰水。季春之时,因受感冒成温病。温热内传,触动冲气又复上冲。

【证候】

表里俱壮热,嗜饮凉水,痰涎上泛,屡屡咳吐,呃逆哕气,连连不除,两胁作胀。舌苔白浓,而中心微黄。大便三日未行。其脉左部弦硬而长,右部洪滑而长,皆重按有力。此温病之热,已入阳明之府,又兼肝火挟冲气上冲也。是以其左脉弦硬为肝火炽盛,其弦硬而长即为冲脉上冲之现象也;其右脉洪滑,为温热已入阳明胃腑,其洪滑而长,亦冲气上冲之现象也。因冲脉虽居于上,而与阳明厥阴皆有连带之关系也。欲治此证,当重用白虎汤以清阳明之热,而以泻肝降冲理痰之品辅之。

【处方】

生石膏(三两捣细)生赭石(一两轧细)生龙骨(八钱捣碎)生牡蛎(八钱捣碎)白知母(八钱)生杭芍(六钱)清半夏(三钱)浓朴(钱半)甘草(二钱)粳米(四钱)共煎汤三盅,分三次温饮下。

【效果】

将药分三次服完,热退气平,痰涎亦减十之七八,脉象亦近平和。其大便犹未通下,遂即原方将石膏、龙骨、牡蛎各减半,再煎服一剂,大便通下,病全愈。

【说明】

方书用石膏未有与赭石并用者,即愚生平用石膏亦未尝与赭石并用,恐其寒凉之性与赭石之重坠者并用,而直趋下焦也。然遇有当用之病则病当之,非人当之。有如此证,不重用石膏则阳明之大热不除,不重用赭石则上逆之冲气莫制,此所以并用之而无妨碍也。设若此证,但阳明热实而无冲气上逆,服此药后其大便当即通下,或更至于滑泻。而阳明胃腑之热转难尽消,为其兼有冲气上逆,故必俟服之第二剂大便始能通下,此正所谓病当之,非人当之之明征也。龙骨、牡蛎之性,皆善镇肝敛冲,以之治痰原非所长,而陈修园谓龙骨、牡蛎同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下归其宅,为治痰之神品。其所谓痰,皆逆上之火泛滥之水所成,即此证之冲气上冲痰饮上泛者是也。是以方中龙骨、牡蛎各重用八钱,辅翼赭石以成降逆消痰之功,而非可泛以之治痰也。至于二药必生用者,非但取其生则性凉能清热也,《伤寒论》太阳篇用龙骨、牡蛎者三方,皆表证未罢,后世解者谓,龙骨、牡蛎,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是以仲师于表证未罢者亦用之。然三方中之龙骨、牡蛎下皆未注有字,其生用可知,虽其性敛正气不敛邪气,若之则其性过涩,亦必于外感有碍也。且之则其气轻浮不能沉重下达以镇肝敛冲,更可知矣。

猜你喜欢

  • 怎样安全过冬,医生给你3点忠告

    那么今天我就借着人民日报的金句,也给大家提醒这个冬天医生给你的三点忠告。第一点呢,人民日报说了口罩,那么我给它加上疫苗,别乱跑。什么意思啊,这个冬天依旧是不可懈怠,不可放松的一个冬天,一定重视疫情的防护,戴好口罩,打好疫苗,不要随处乱跑。那

  • 腹部不同位置疼痛是什么原因?

    医学当中唉比较常见的对腹部脏器的划分,它有一个九宫格的分法,就是啊,把人体的这个腹部唉心口窝以下,耻骨联合以上这一片区域呢,它分为九个区域,第一个上腹部,上腹部在右侧,它叫右上腹,它主要是肝,胆这个器官的所在位置。那么中腹部呢?是胃和胰腺所

  • 老年人少吃这3类食物,健康又长寿

    第一。过咸,这个问题尤其在东北,我要特殊强调一下,因为我们东北人口味偏重。吃的一些东西就得是啥呀,太咸点儿的,那有味,入味,所以说老年人过咸绝对没有好处,因为过咸的话它会导致我们什么,这种体内的水液潴留过多,也就是说白了与我们这种高血压发病

  • 久坐的4个危害,早知道早避免

    首先呢,久坐对于这种血液循环的一个影响,久坐它容易造成我们人体的这种气血流通迟滞,继而呢,对这些有一些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的患者朋友,那么是不太友好的,对于这些类疾病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说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朋友们呢,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第

  • 健康饮水量,一天应该喝多少水?你喝对了吗?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饮水量?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知道,每个人他每天排出的水的量应该是小于等于摄入水的量,这才是健康的,或者是等于,那当然是最完美了。那么每个人排出怎么去计算呢?大概有小便和汗液两个部分,大概正常人每天24小时排出尿量应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