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经常大汗淋漓当心四种疾病防病

经常大汗淋漓当心四种疾病防病

夏季爱出汗,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可有些人出汗总是出奇得多,吃顿饭、做点事就满头大汗,稍一紧张就汗流浃背,尤其夏天穿得少,衣服总是渗着“盐渍”。为什么别人就不像自己样爱出汗呢?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俊江介绍,出汗本身是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天热多汗是正常现象,人与人之间存在体差异,有的汗多些,有的少些,这都属于正常范畴。但也有人多汗是非生理性的,医学上称为“多汗症”,一般是由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多汗”往往只是一些疾病的外在表现,引起多汗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四种:

甲状腺机能亢进

一般来说,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代谢增高,周围血流量增加,必然会促进肌体的散热,出现多汗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的特征就是“三多一少”,其中出汗多就是病症之一。糖尿病如并发自主神经病变,就会出汗较多,尤其是上半身出汗多。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使汗腺分泌增加而出现皮肤潮湿多汗,血糖高导致代谢率增高也是多汗的原因之一。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阵发性,有时也可以持续出汗,但阵发性发作时面部潮红或变白可同时发生。还会出现心慌、手颤、四肢发凉等。但本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头痛症状。

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也有多汗现象,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多汗。

因此,莫名其妙的多汗既不要等闲视之,也不要过分紧张,首先要搞清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做出诊断,以对症治疗。

相关链接:夏季多汗适当补钙

不少人都知道,汗液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出汗多应当多补充食盐,但对出汗后应当补充钙却不注意。

在平时每天由汗液中丢失钙仅15毫克并不十分重要,但在高温环境下劳作的人员,每小时从汗液中丢失的钙在100毫克以上,这个量几乎占钙总排出量的30%,很容易导致低钙血症,患者表现手足抽筋,肌肉抽搐,长期钙缺乏还会导致成人患软骨病,易骨折,及经常腰背和腿部疼痛。

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俊江提醒:高温作业者在生活中应摄取足够的钙,多吃些含钙的牛奶、乳制品、鱼类、海产品及绿叶蔬菜等食物,还应提高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

(记者:赵强)

相关文章:

夏天这六类人最好别睡竹枕

猜你喜欢

  • 健脾清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活血化瘀治泄泻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

  • 施仁潮运用丹溪痛风方经验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施仁潮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灵活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疗痛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运用丹溪痛风方治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论发病,重“热血得寒,瘀浊凝涩”元代名医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就设

  • 同病异治愈咳嗽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由于病机不同,所表现的证也不同,治法也各异。试举例说明。案1王某,男,47岁。1988年4月5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