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急性胁痛

急性胁痛

【概述】

胁痛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痛病症名出自《内经》。本节主界讨论起病突然,疼痛较剧,变化迅速的急性胁痛。针灸治疗,最早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胁病……皆久(灸)少阳温(脉)”。《内经》则更提及急性胁痛的治疗,如:“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素问·缪刺论》)。从《针灸甲乙经》到《神灸经纶》的一系列针灸医著中,均有关于胁痛的治疗,总的情况是,取穴重视远道穴与局部穴相结合而偏重远道穴,方法以针灸相结合而以针剌为主。

现代医学之胸胁部急性挫伤、急性肝炎之肝区疼痛以及急性胸膜炎之胸胁痛症侯等,均可归属此证范畴。

【病因病机】

胁痛之病因,包括跌仆外伤、情志郁结、湿热内蕴、痰饮停蓄等,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浊阻遏胁络,肝胆失于疏泄条达,不通则疼,发为胁痛。

【辩证分型】

急性胁痛可分三型,肝胆湿热蕴结在“黄疸”一节已作叙述,从略。

(一) 瘀血阻络

症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胁肋下或见积块,脉象沉涩,舌质紫暗。

(二) 痰饮停积

症见胁肋剧痛,痛掣肩胛,咳唾稀涎,胸肋痞胀喘满,脉沉紧或沉弦,舌苔白腻。

【治疗】

(一) 瘀血阻络

1.治则:化瘀通络。

2.处方:膈俞、支沟、阳陵泉、期门。

3.方义:胁肋为少阳、厥阴二经之分野,故取手少阳之经支沟,足少阳之合阳陵泉,配肝募足厥阴之期门,以疏二经之气,活血化瘀通络;膈俞系血会,可理血活血。四穴合用,可条达胁肋之郁结,疏通脉络之瘀阻,自可消痛止疼。

4.治法;膈俞、支沟宜用气至法激发出向前向上针感,四穴均用泻法。

5.古方辑录

《普济方·针灸门》:“治胁支急痛。穴支沟”。“治胁痛。穴膈俞、中膂俞、窍阴、阳谷、颅囟”。“治胸胁痛不可忍。穴刺期门(针入四分,可灸七壮)、次针章门(针入六分,可灸七至七七壮)、行间、丘墟、涌泉”。

《针灸大成·卷九》:“胁肋疼痛:支沟、章门、外关。……复刺后穴:行间(泻肝经,治怒气)、中封、期门(治伤寒后胁痛)、阳陵泉(治挫闪)”。

(一) 痰饮停积

1.治则:祛痰通络。

2.处方:支沟、丘墟、章门、公孙。

3.方义:支沟系治胁痛之验穴;丘墟乃胆经之原穴,可疏调胆经经气,通达病所之郁阻;章门位于胁,为脾之募穴又属于肝经,能健脾逐饮,驱运胁络气血,加脾之原穴公孙,有化浊祛痰之功。

4.治法:章门平补平泻,针后加灸;公孙先泻后补,以泻为主;余穴均用泻法。

5.古方辑录

《标幽赋》:“胁疼肋痛针飞虎”。

《外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胸胁痛不可忍,刺足厥阴经期门二穴……针入四分,次针章门二穴……针入六分,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次针足厥阴经行间二穴,足少阳经丘墟二穴,足少阴经涌泉二穴”。

《针灸聚英·卷二》:“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痰注、肝急。针丘墟、中渎”。

《神灸经纶·卷三》:“胸膈痰壅:公孙。”

猜你喜欢

  • 商陆酒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

    商陆这个药材名字听起来非常的好听,相信在我们中国有不少人都叫这个名字,它本身是一种药材,具研究发现,商陆具有治疗脚气的效果,脚气这种疾病我们不陌生吧,也叫做烂脚丫,这种疾病还有很大的传染性,所以治疗非常有必要,那么到底商陆酒的功效和作用是什

  • 哺乳期可以喝番泻叶吗

    哺乳期的时候,妈妈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因为婴儿的营养成分全部都来自于母乳,如果在这期间我们吃了什么不合适的食物或者是药物,都有可能会通过母乳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尤其是在药物这一方面,番泻叶一般都是用来治疗便秘的药材,那么哺乳期可以喝番泻叶

  • 荷叶与番泻叶的区别是什么呢?

    荷叶这种药材我想女性朋友应该不陌生,因为在很多减肥的产品里面都有荷叶的身影,除了减肥产品以外,荷叶也被做成了茶叶,喝起来有一种清淡的香味,非常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大家听说过番泻叶吗,它也是一种药材,有治疗便秘的效果,那么到底荷叶与番泻叶的区

  • 番泻叶孕妇可以喝吗

    其实番泻叶是什么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因为它在生活中并不是属于很常见的那一类,但是还是需要了解一下;番泻叶看名字给人的感觉像是一种泻药的名字,其实是没错的,它就是有泻药的功能,番泻叶是一种中药材,它有泻药的功能,也有一定的减肥效果,那么番泻叶

  • 番泻叶的功效与禁忌是什么呢?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外面的零食小摊上面吃很多的一些不是特别健康的食物,虽然知道它们或许对身体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长期持续,就会出现一些慢性腹泻或者是便秘的症状,所以大家也许对番泻叶并不会陌生;那么,番泻叶的功效与禁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