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呕吐

呕吐

【概述】

呕吐,又称呕、呕逆、呕涌,系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饮食物和痰涎从胃上涌,自口而出的病证。病证名始见于《内经》。针灸治疗呕吐,在《素问》和《灵枢》中都有有记载。晋代《脉经》用针灸治疗实证呕吐;《针灸甲乙经》中太白等5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肘后备急方》则用灸奇穴的方法治疗“吐逆”。及北宋,《太平圣惠方》用点烙之法治疗呕吐。南宋时期《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倡用灸中脘、热熨、隔药灸等方法。金元时期,刘完素以针大陵,灸太溪、昆仑的方法治疗“吐”和“秽呕”;窦汉卿则重视八脉八穴对本证的作用。明清时期的《神应经》、《医学入门》、《医学纲目》、《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神灸经纶》、《针灸集成》等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

这里仅讨论急性呕吐的针灸辨治,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囊炎、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胃炎、幽门痉挛或梗阻等所出现的呕吐,可归属于本证。

【病因病机】

急症呕吐多属实证。其病因或为外邪诸如风寒湿邪及秽浊之气等侵袭,或因伙食不洁、误食有毒之物,致脾胃损伤,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发生呕吐。本节主要讨论邪毒犯胃。

另有因情志失调、中阳不足等所引起的呕吐,发病不甚急重,略而不论。

【辩证分型】

邪毒犯胃,突然暴吐不止,伴高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脉数,舌苔白腻。

【治疗】

1. 治则:驱邪降逆,和胃止呕。

2. 处方:中脘、胃俞、内关、曲泽。

3.方义:胃俞、中脘,分别为胃腑之背输与腹募,合用可祛胃中邪毒而降胃气、止呕逆;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穴,手厥阴经脉下膈而历络三焦,故可宣通上、中、下焦之气机,平冲逆之气。曲泽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以泻血法治之,有清邪热止呕吐的作用。

4. 治法:曲泽以三棱针刺血;胃俞先泻后补,以补法为主;余穴用泻法。

5.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卒吐逆:灸乳下一寸,七壮”。

《针灸资生经·第三》:“胃俞、主呕吐,筋挛,食不下”。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呕哕无度:大陵”。

《神应经·痰喘咳嗽门》:“呕吐:曲泽、通里、劳官、阳陵、太溪、照海、太冲、大都、隐白、通谷、胃俞、肺俞”。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吐泻案

一人吐泻三日,垂死,为灸天枢、气海二穴立止。

猜你喜欢

  •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

    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复杂性的难治性疾病,我们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比如说白癜风只是一个皮肤的白斑,给我们的辩证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你了解了它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那么我们中医调整免疫的方法就可以拿来应用,这就是所谓西为中用,和衷中参西这样的

  •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

    那么我认为,对于这样一个复杂性的难治性疾病,我们应该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你比如说白癜风,它只是一个皮肤的白斑,给我们的辩证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你了解了他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那么我们中医调整免疫的方法就可以拿来应用,这就是所谓西为中用,和衷

  •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

    它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怎么讲?就是我们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了,就是乱了,那么为什么乱呢?那么可能是受到了比如说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家庭压力,或者是这个生活不规律,熬夜,情绪不畅等等。这些会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那么从而出现了对我们自身的

  • 腰痛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一:寒湿腰痛,这种疼痛往往腰不是冷疼,转身的时候不方便,阴雨天或者说遇到寒冷疼痛加重,疼痛的地方喜欢温热,得热则会疼痛减轻,苔往往白腻,方药选择【肾湿汤】加减。二:湿热腰痛,这种疼痛往往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者夏天的时候加重。疼痛往往有那种发

  •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利弊

    第一呢,本身这个手术对身体本身就是一种创伤,而且呢,两个椎体固定到一块儿了,那么它会导致我们腰椎的活动受限,各种不方便,金骨头、羊骨头,不如自己烂骨头嘛。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做这个手术呢,那不都是万不得已嘛,否则谁愿意呢?所以对于腰椎间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