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

本病是受病毒致病原感染角膜而引起的炎症。角膜浅层有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故本病常有明显的刺激症状,有畏光、流泪、酸痛等。角膜本属透明,一旦有病,则其透明度发生改变,病人常主诉有视物模糊。本病一般沿三叉神经发病,病变部位侵犯较深,其感觉减退,但因炎症刺激角膜病变的邻近组织,因此刺激症状仍较明显。病毒性角膜炎,病程较长,预后且易复发。常可伴有葡萄膜反映,甚至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或继发青光眼,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

西医认为本病以单纯疱疹病毒为常见的致病原;带状疱疹病毒次之;还有在接种牛痘疫苗病毒意外感染角膜所致;也有受腺病毒感染而发病。当身体抵抗力减退时,如感冒或高热等,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本病的诊断依据,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它是沿三叉神经末梢颞支分布,在眼睑的上睑及颞部皮肤程带状串珠状的疱疹,且以患眼的同侧为特点,一般皮肤病变决不超越中线。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本病,常在感冒或高热中,一般有口角或鼻翼部出现单纯疱疹。牛痘病毒性角膜炎,有接种或接触过牛痘疫苗病史。以上三种在角膜常呈树枝状角膜炎,浸润后常发生溃疡,严重病例则常引起虹膜反应,虹膜睫状体炎,角膜后在裂隙灯检查下可见有灰白色的沉淀物,甚至有前房积脓。溃疡面扩大,可呈盘状或地图状,少数病例还可引起角膜穿孔,或角膜葡萄肿.继发性青光眼等,最终导致失明。但以腺病毒为致病原的本病,常侵犯角膜基质浅层,程点状侵润,一般不形成溃疡,炎症消退后,常也留有点状疤痕。

西医对本病治疗,常用抗病毒眼药水,配合抗菌素眼药水,以防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有虹膜反应时,则加扩瞳药。全身以示体质情况,衰落者或易感冒者,常辅以提高免役的药物。

本病中医称为“聚星障”,此所见症,黑睛风轮有星翳,或聚或散,成簇排列,一旦星翳破溃,融合成片,呈树状的图象,则中医又称“花翳白陷”。本病多因肝肺郁热,复受风邪,风火相扇,上攻于风轮为患,也有肝脾湿热内壅,熏蒸黑睛罹病。常见畏光流泪,疼痛视糊,迁延不愈,日后黑睛留下翳障,视糊终身。若风邪上犯,引动内热,常以散风清热,若是肝脾湿热内结,升扰于目,发为本病,则以清热解毒.化湿退翳。治疗本病,若瞳孔紧小,也需配合应用西药扩瞳眼药水滴眼,以防瞳孔紧小之病变。本病常以体弱外邪侵袭而复发,故本病患者应在平时注意寒热,以防外感。近来也有学者以本病病变部位的深浅来辨证立方,浅层以疏风清热;位于中层,以清热解毒化湿;病变累及瞳神,则清肝胃之火治之。

[临床疗效]治疗176眼,痊愈167眼;好转9眼。治愈率94.8%。

猜你喜欢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

  • 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失常,一方辨证消肿

    首先是肺,我们都知道肺有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之力降低,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功能失常,出现水肿的临床表现,第二个就是我们说的脾,脾有运化水液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停于肠中,就会出现腹泻,在这种情况,水湿

  • 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可能是阴虚火旺

    大家好,那么今天一同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来一块儿看。患者男,23岁,自述长期盗汗,大便闭结。在诊疗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的是患者五心烦热,盗汗的同时面赤心烦,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闭结。舌脉是什么样呢?舌红苔黄,脉细数。从这个临床表现来看

  • 脾虚湿气重,大便不成形,一方健脾祛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首方剂,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参苓白术散。这种方子所主治的病症就是中焦脾胃气虚。因运化水液功能降低,水湿内停太严重而出现的脾虚湿盛之泄泻,对于这样的病症,临床表现会有什么?患者所描述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这个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这几个临床表现要知道

    说到这个病因,它引起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我们说的酗酒和一些药物的因素,都可以使胃粘膜表面反复的受损,因为这样的反复受损,久而久之导致了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出现的一系列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