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暑天绿豆干姜管大用

暑天绿豆干姜管大用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医博士

湿热所致皮肤红疹,可喝绿豆赤小豆汤,以解暑祛湿。

湿热天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贪凉。一些人脾胃出了问题,都是贪凉所致。

当因吹空调而腰痛时,最适合的方子就是张仲景的肾着汤。

从江南一回到北京,就被迎面而来的热浪吹晕了。回来后不断接到朋友们的“求救”信息——一些人身体出了小问题。

有的人身上出了红疹子,我知道,这是这种天气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暑热天,一般湿气比较大,湿气郁积在空气中,形成了湿热。此时人体易被湿热之邪侵袭。皮肤出红疹,往往就是湿热所致。

此时,可用食疗,较好的方法就是熬绿豆、赤小豆汤,来解暑祛湿。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的医方里有个“绿豆饮”,此方只用一味:绿豆,不拘多寡,熬汤随意喝,且“略煮半熟,清汤冷饮之”。

张景岳认为,绿豆“味甘性凉,能清火、清痰下气、解烦热、止消渴、安精神、补五脏阴气、去胃火吐逆及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湿热泻痢、肿胀、利水、疗丹毒风疹、皮肤燥涩、大便秘结、消痈肿痘毒、汤火伤痛、解酒毒鸩毒、解诸药。”

张景岳所举的这些适应证,都是热证,因为绿豆性凉,主要作用是祛暑清热,在人有热证的时候才适合,张景岳没有说脾胃虚寒的时候喝绿豆汤。这就是中医的原则,对热证用凉药,对寒证用热药。我们不能对绿豆有误解,在暑热天,绿豆仍是清热解暑的好东西,不能因噎废食。

皮肤出红疹的人可用绿豆、赤小豆一起熬汤,用量随意,然后放点冰糖,当做饮料来喝。赤小豆没有绿豆那么凉,有解毒祛湿的作用,可改善暑天皮疹症状。

如果皮肤问题稍微严重一点,可以用当归苦参丸解除热毒,如果仍无效,应去医院就诊。

另外,湿热天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贪凉。一些人脾胃出了问题,都是贪凉所致。吃了很多凉的东西,喝了很多凉饮料,导致脾胃寒湿严重,舌苔白厚腻、上吐下泻、脾胃难受。此时因为是大热天,有人陈述病情不清楚,给医生造成了错觉,以为是吃了什么腐败的食物,导致细菌感染,于是用了很多解热毒的药物,其实,不是热毒,是寒湿,是患者违反了自然饮食习惯所导致的。

所以,此时患者自己要分析一下患病原因,到底是寒邪还是热邪所致,往往自己最清楚。我也很容易被患者叙述的假象所迷惑,但是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喝了过多的冷饮导致的。

没有病的人也要注意。喝常温的饮料比冷饮更好,虽然大热天喝冷饮过瘾,但从客观上来看,往往过瘾的事情会伤到身体。

还有,暑热天要注意的就是空调了。

最近有几位朋友问我腰痛的问题。因为天热,很多人晚上开着空调睡觉,开始时没事儿,可是时间长了,气血就开始凝滞了,很多人一夜之后就腰痛了,有的甚至痛得无法上班。

这也需要我们注意,当身体出现了问题后,要考虑到前因后果,并不是热天出现的就是热证,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结果导致热天出现的往往是寒证。

当因吹空调而腰痛时,最适合的方子就是张仲景的“肾着汤”,此方中最主要的药物是干姜,用干姜来暖中,再配合甘草、白术、茯苓,可使湿气排出,阳气得复,这个方子又叫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是个简单有效的好方子。

简单一些的也可用干姜熬水喝,喝完避免吹风,微微出点汗,一般病情会很快缓解。

马上要入伏了,天气会继续热下去,大家多保重,注意防暑,不要因暑热而受伤,也不要因躲避暑热而贪凉致病。

猜你喜欢

  • 立夏养心,观花饮茶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把脉最佳时间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自汗、盗汗,调理汗证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夜尿多,真的是肾不行了吗?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医药膳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