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系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延缓,细胞分裂与成熟减缓,而呈现大红细胞性贫血。在我国以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常见,临床表现以贫血和消化道症状为主。有乏力心悸、皮肤和粘膜苍白、舌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尤以舌炎最为突出,舌呈鲜红色,疼痛。若舌乳头萎缩而光滑呈镜面舌。患者常有手足麻木和感觉异常、下肢强直、行走困难及感觉迟钝等神经系统表现。稍后出现嗜睡、痴呆、表情淡漠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发展为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引起本病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的原因,有摄入不足如偏食、烹煮过度及喂养不当等,吸收不良;利用障碍,如肝病,应用抗叶酸制剂及某些抗代谢药物等,需要量增加,如妊娠、婴幼儿、感染等。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贫血和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外周血象呈大红细胞性贫血,正常色素型,可见中巨或晚巨幼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均减少,可见巨大杆状核与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及巨型血小板。网织血细胞正常,骨髓象是红系统细胞呈巨幼改变,表现为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成熟受抑制,核的发育落后于胞浆,细胞核染色质结构比同阶段正常细胞细致及疏松等。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含量减少。

现代医学对本病除消除或纠正致病原因外,主要治疗方法是补充所缺乏的维生素。如有缺铁现象,应补充铁剂。

本病在中医属“虚劳”范畴,乃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血液生成,来源于中焦水谷精微,又赖精血互生,精可化血,故血液的生成与肾的关系至为密切。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为先天之根,若肾虚,精髓不充,则血液生化不足。治宜益肾填髓,兼顾脾土治之。

[临床疗效]治疗135例,显效(症状全部消失,血象及骨髓象恢复正常,出血症状控制)120例;有效(症状好转或至少有两项以上消失,血红蛋白增加3克%以上,白细胞增长1000/立方毫米以上,骨髓象有明显进步)14例,好转(症状好转,血象及骨髓象无明显进步,血小板增长小于3000/立方毫米)1例。

猜你喜欢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这四大症型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

  • 肝郁脾虚这七大症状表现,看看你中招了没?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42岁的男性,他来找我的时候主要表现就是这个,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个胀闷,还有呢就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容易生气,心烦,晚上睡觉呢也是特别容易做噩梦。我看了一下他的脉象呢,是弦滑脉,苔是白腻,有齿痕。从上面这些表现呢,中医就给

  • 常见五大类型结肠炎,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它分三种吧,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是克罗恩病,还有一种呢,肠镜经常打出这样的报告的,慢性结肠炎,结肠炎症改变,结肠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肿啊,甚至有一点点渗血了,重的呢可能会有糜烂,这个就是结肠炎在肠镜下的表现。对于患者来讲呢,一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