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胆石症秘方内科单方

胆石症秘方内科单方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结石的统称,多数与胆囊炎同时存在,病人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包括胆囊、胆总管和肝内胆管结石等。其中胆管结石远较胆囊结石为多,术后残余余结石或复发结石的发生率也较高。按结石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胆红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按结石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其临床表现取决于阻塞的程度和有无感染,又因胆石所在部位不同症状亦稍有差异。当结石阻塞胆总管、继发急性胆管炎时,会出现上腹部疼痛、寒战高热、黄疽,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出现中毒性休克,以及高热、谵妄、神志改变甚至昏迷。肝内胆管结石表现颇不典型,以右上腔持续闷胀不适,隐痛,伴不规则畏寒、发热或不对称的肝肿大,肝区叩击痛较为常见;患者多有反复发作史,晚期由于炎性纤维化而肝萎缩或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而有门脉高压。患者应合理饮食,多吃清淡之品,忌食肥甘醇厚之品,忌郁怒及过度劳累,并积极防治肠道寄生虫病。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胁痛”、“黄疸”、“胃脘痛”、“心下痛”等范畴,其病是因热积郁滞胆汁,饮食伤及脾胃,湿热阻滞中焦,情志忧郁不畅致肝气不舒,气滞血瘀,肝胆疏泄失常而发病。

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肝胆瘀热型:证见寒战高热,右胁及脘腹疼痛拒按,黄疽加重,尿少色赤,大便秘结,舌苔黄燥或黄黑,舌红绛,脉细无力,或伴神昏谵语。

2.肝胆湿热型:证见起病急剧,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厌食,口苦咽干,口渴,寒战高热,发病后2—3天出现程度不同的黄染,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3.气滞型:证见右上腹间歇性的闷痛或隐痛,时或绞痛,间歇时如常人;常有口苦、食欲不佳,或食后脘痞,或有轻度巩膜黄染,小便清利或黄,舌淡红,苔白或微黄,脉弦。

一、可选用的西药

胆结石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体外震波碎石等方法,手术治疗为有效的根治方法。

可选用的药物有:

1.促进胆汁分泌的药物:

(1)50%硫酸镁:每次口服50ml,一日3次。

(2)利胆酸:每次口服0.2g,一日3-4次。

(3)去氢胆酸(脱氢胆酸):口服每次0.25—0.5g,一日3次。静脉注射一次0.5g,以后根据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至每日2g。

(4)柳胺酚(利胆酚):每次口服0.25-0.5g,一日3次,饭前服用。

(5)氧甲烟酰胺(利胆素):每次口服1—2片,一日3次,饭后服用。

(6)三乙丁酮(三乙氧苯酰丙酸):每次口服40mg,一日3次

猜你喜欢

  • 如何避免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

  • 血管堵塞4个自查小妙招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服药和饮食起居这些注意的话,那么支架里边还会发生再狭窄,一样会导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评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况,一般是用症状来判断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就会是以阵发性的胸闷胸痛为主,比如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点儿,或者

  • 饭量越小越健康,吃得少寿命长是真的吗?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