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吡喹酮合成技术日渐革新——工艺向简单、高效、环保方向发展

吡喹酮合成技术日渐革新——工艺向简单、高效、环保方向发展

吡喹酮为广谱抗寄生虫病药物,对人体5种主要血吸虫病都非常有效,自1980年在德国率先上市后,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治疗血吸虫病和多种寄生虫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寄生虫病药物。

长期以来,国内外生产吡喹酮一直采用德国拜耳公司的老工艺。该工艺步骤较长,有7~8步反应,收率较低,仅为15%左右;生产中要用到氰化物、环己亚酰氯等剧毒品和高污染物,毒性大;生产为高压加氢操作,危险性大,易发生事故;而且,三废排放量大,环保治理费用高。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吡喹酮合成的新工艺,近年来已取得不少成果。2002年,韩国科技人员研究出一项新工艺,并在韩国申请了专利。该工艺以β-苯乙胺、氯乙酰氯、氨基乙醛缩二甲醇等为原料,反应减少到4~5步,革除了氰化物等。然而该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反应活性低,需要在较高温度下反应,会引起副反应,中间体不稳定等,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等。

2005年,我国江苏工业学院单玉华等人对吡喹酮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项新工艺,并和宜兴市新宇化学品厂共同申请了中国专利。该工艺以β-苯乙胺、氨基乙酰卤盐酸盐、卤代乙醛缩醇等为原料,经缩合、环化、酰化合成吡喹酮,反应只有3~4步。该方法原料价廉、易得、低毒,工艺简单,合成条件缓和,无需加压,操作安全,合成步骤少,总收率可超过50%,且合成过程排放的废物少、污染少,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合成工艺,生产成本可降低30%左右。现在我国已有企业按此工艺生产吡喹酮,由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使吡喹酮价格也有了较大下降。

吡喹酮除了在合成工艺上有一些创新外,在制剂等方面也有一些新进展。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吡喹酮制剂主要是口服片剂,现在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正在研制吡喹酮注射剂。此外,以前人们使用的吡喹酮为其消旋体,近来有单位生产出左旋体吡喹酮。研究证实,用左旋体吡喹酮代替消旋体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等疾病,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

猜你喜欢

  • 长期咳嗽久治不愈,不一定是肺有问题

    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医有一部经典《黄帝内经》,它所谈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有问题,有疾病,它都有可能引发咳嗽的症状,不单单是肺脏的问题才引起咳嗽。那么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有很多患者

  • 慢性肺心病,中医怎么调理?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3岁高龄了。说起这位患者她真的是我的一位铁杆粉丝,因为在近两三年,她每年都要好几次来找到我进行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现在她状态非常不错,每天都能够生活自理,活动,锻炼都非常的自如。当时这位老者来找到我的时候,表现

  • 这个区间部位疼痛,当心是心绞痛!

    当时她就告诉我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只要一活动大劲儿了,我就是有的时候胃疼,疼一阵就过去了,有的时候表现出来牙疼,疼一阵也过去了。通常是前胸有一些疼痛的感觉,闷痛的感觉,上不来气儿,然后一会儿也过去了。这个地方疼的时候,家里就告诉我说,你这有可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如何调理?

    他来找到我的时候,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重度的乏力,整个人特别没有精神头,我躺那儿或者是我坐那一会儿我就能睡着,什么事儿都不想干。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也是非常的典型,就是胃胀,有的时候会是胃疼,反酸,烧心,打饱嗝,感觉口干口苦,口里边有异味儿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如何调理?

    我们中医概括为这种叫里急后重,然后,吃东西也不容易消化,总感觉容易打嗝,口里边总是有这种酸腐的气味。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但是颜色是淡暗的,苔黄白而腻,脉沉缓无力。就是这样一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这一段时间病情比较重,那么今天我通过这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