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赭石小方三用

赭石小方三用

刘宝恒 张哲浩 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

赭石,苦,寒,入肝、心二经。《神农本草经》云其“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近贤张锡纯氏谓:“赭石色赤,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而其质重坠。又善治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功。”“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临床可用于肝火头疼,惊痫,眩晕,反胃,呕吐,噫气,呃逆,噎嗝,喘证,吐血,衄血,崩漏等证的治疗。笔者临证每用赭石,多获良效,列举赭石小方三用如下。

妊娠恶阻

张某,女,26岁。妊娠而致胃脘部痞满,呕吐甚剧,不受饮食,甚则饮水即吐。头晕神疲,昏昏欲睡,形体显见消瘦。经西药治疗恶心呕吐仍不止。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治宜温胃止呕,镇冲降逆之剂。予半夏15克,生姜8片,茯苓15克(碎),赭石35克(捣),2剂。嘱其水煎后少服,频服。如服后呕吐,呕吐后仍服。服药2剂,痞满消,呕吐止,水谷得进。后调以膳食,以善其后。

按:孕后冲脉之气盛,其气上逆犯胃,致使胃失和降,胃气随冲气上逆,恶心呕吐乃作。药用茯苓之甘淡,甘以助阳,淡渗水湿;半夏、生姜辛开降浊,温中和胃,降逆止呕;赭石者,更有降逆平冲,镇逆止呕之功。冲气降,胃气和,呕吐止,诸症平。方虽小药味平易,实有相得益彰之妙。

便秘

李某,女,38岁,其性格直爽,凡事乃咄嗟即办之人。近因兄弟阋墙事,而致胁腹胀满,时作嗳气,大便秘结,曾服西药,其效不显。苔黄略腻,脉弦滑。因苦于服中药,斟酌再三,予莱菔子40克,赭石55克,2剂。赭石留20克轧细末,余者同莱菔子煎煮,每服(早晚)以药汁冲服10克赭石细末。药尽2剂,大便通,腹胀消,诸症若失。

按:证属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致使胃失和降,通降失调,传导失司,糟粕内停所致。药用赭石以制肝木之横逆,引浮越之相火下行,而胁腹胀满自除;而其重坠之力引胃气下行,直达肠中以通大便。莱菔子辛降,行气消胀,降逆行气,大剂量应用有理气通便之效。二药相伍,肝气得平,胃气得降,大便得通,诸症自除。李时珍云:“升降在物,亦在人也。”此之谓也。

牙痛

孙某,男,65岁。自述感冒愈后,其牙痛反复,时作时休。近因外出不慎外感,静脉点滴西药后诸症缓解,惟牙痛复又增剧。刻下左颊部发热,牙痛,局部有热胀感,心中发热,喜冷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证属表邪已解,热邪转属阳明,腑有燥结,邪热挟气血循经上扰而致。予石膏40克(碎),赭石35克(捣),牛膝30克。3剂,每剂水煎早晚服。药尽2剂,大便通畅,邪热得解,牙痛消失。嘱其第3剂药液可改为2日量服。

按:本例患者药用辛、寒之石膏,质重而降,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赭石质重而坠,镇冲降逆,更通燥结;重用牛膝,引其气血下行,并能引浮越之火下行。诸药相伍,实热清,腑实通,邪热祛,牙痛自安。

猜你喜欢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