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之我见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之我见

卓思源 安徽省中医院

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王冰注曰:“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故《灵枢·四时气》有云“邪在胆,逆在胃”之说,可见胆有邪可影响及胃。临床上某些胆汁反流性胃炎出现口苦、呕逆、泛酸诸症,大多因胆有郁热、胃气上逆而见是症。胃炎的发作常与情志变动有关,其病机为气机郁结、肝胆失于疏泄、进而殃及脾胃的升降。

病起于肝胆,症见于脾胃,盖胃为腑,主受纳,居于中焦,乃水谷之海,以司水谷升降出入之职能。然厥阴肝木,少阳胆腑,均主疏泄,肝气条达,胆液畅泄,令胃气和顺通降,有助谷气之受纳运化。又脾与胃互为表里,以膜相连,同居中州,胃主纳而脾主运,脾为胃行其津液,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输布,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土为万物之母”,胃主降而脾主升,相反相成,脾气升则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而恶湿,二者润燥相济,阴阳相合,司饮食之传化,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谓:“太阴湿土得阳则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由上述可见,胃欲司其受纳通降之功,与其他脏关系至为密切。胆腑在消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旦受伤,则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胆囊术后,胆腑功能受损,脾胃功能失调,验证了胆腑在脾胃消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灵枢·四时气》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胆腑功能正常,则脾胃健运,脾胃乃后天之本,生化有源,则余脏安之,生化无源,则诸脏皆衰。故李东垣云:“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藏安之,所以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猜你喜欢

  • 肝气郁结,心烦爱上火,这样改善最有效

    大家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到肝气郁结这个词儿,那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目前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吧,生活一些节奏问题,所以说肝气郁结的人确实比较多,年龄大,年龄小都有,那么肝气郁结呢,其实中医这四个字其实分很多种,比方说肝郁脾虚啊,肝郁肾虚啊,还有肝

  • 大便排出费劲,这四种症型看看你是哪一种

    在临床上会遇到许多这个排便困难的人,尤其是有一些患者大便并不是很干燥,也没有成块成球,甚至大便是条状的,或者是不成型的,但是呢,去了厕所以后呢,却便不净使劲又排不出,那么有时候这样患者会一天去好几次厕所,甚至七八次厕所啊,严重影响了这个患者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教你三招,助你不再反复

    那么第一个呢,就是长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饮食不宜过饱,适当的控烟控酒,这个饮食习惯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吃饭要慢啊,在临床上见到一个患者,他明显感觉吃饭稍微一快,那么这个症状就容易出现,容易出现打嗝啊,反酸、烧心,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 萎缩性胃炎三种常见症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第一种啊,中医叫做痰热内阻型,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是阳盛的体质,平时饮食啊也比较的不在意,就是胃口比较好,有一些辛肝肥厚包括喝酒啊来者不拒,受这样因素影响呢,时间长了以后啊,经常性的在胃黏膜表面产生炎症,最终会形成萎缩性胃炎,找我们看病的时候,

  • 糜烂性胃炎就是胃烂了吗?

    鉴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议大家去做一下这个胃镜肠镜的检查,那么你不要说相信某一个人摸一个脉,就告诉你,你胃里面长息肉了,一定要通过胃镜来确认,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风捉影,就是用药调理了,那么比如说这个糜烂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