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胆汁反流性胃炎分型治疗

胆汁反流性胃炎分型治疗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胆汁、胰液、肠内碱性液体反流入胃,与胃黏膜接触而产生的病变。病因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所致,一是胃部手术对幽门部分的切除和破坏,使幽门收缩失常,功能减低;二是近端胃溃疡、胆道病和胆囊切除术后,以及吸烟、饮酒和高脂食物均能引起反流,这可能与胃肠道激素紊乱有关。病理变化以黏膜上皮及腺体的活跃增生为主,一般性炎症较轻。临床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灼痛,呕吐胆汁性液体,甚至出现体重下降和出血等。可根据其主症(典型的上腹饱痛等)、胃液分析、空腹三羟胆酸测定和胃镜、X线检查诊断。

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呕胆”等证范畴。《灵枢·四时气篇》云:“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土性暴,且正克也。”《太平圣惠方》云:“夫胆是肝之腑,若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候。”总之,本病之主证为口苦,呕苦,胃痛,是肝木乘脾土,胆邪逆胃,以致胆胃失降,胆热上溢,随胃气冲逆而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胃脘灼痛,胁胀苦满,口苦呕苦,嗳气泛酸,纳差嘈杂等。治疗大法是疏肝利胆,和胃降逆。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胆胃郁热 由于偏嗜辛辣、烟酒,胃有积热,胆郁犯胃,胆汁上逆而致。症见胃脘灼热,时有胀痛,嗳气频作,口苦而干,或呕苦水,吐后觉舒,胸胁痞闷,惊惕不安。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治宜清热利胆,和胃降逆。方选黄连温胆汤化裁,药用黄连、枳实、竹茹、陈皮、半夏、茯苓、郁金、黄芩、白芍、甘草等。

肝胃不和 由于恼怒伤肝,木失条达,疏泄无权,横逆犯胃,胃气不调,失于和降而致本证。症见胃脘胀痛,持续不减,嗳气稍舒,遇怒加重,口苦心烦,呕吐苦水。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利胆。方选四逆散化裁,药用柴胡、枳壳、白芍、陈皮、半夏、白豆蔻、茵陈、苏梗、甘草等。

肝郁血瘀 由于肝气郁结,气病及血,血行阻滞,日久成瘀,或手术伤络,脉络不通而致本证。症见胃脘刺痛,夜间加剧,固定不移,按之更甚,呃逆频作,呕苦或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治宜疏肝化瘀,止痛和胃。方选桃红四物汤化裁,应用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佛手、乌药、延胡索、甘草等。

肝郁脾虚 由于素体虚弱,忧思伤脾,郁怒犯肝,失于疏泄,肝木乘脾,升降失常而致本证。症见胃脘隐痛,恶心呕苦,嗳气泛酸,食则脘胀,面黄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缓。治宜疏肝健脾,理气和胃。方选逍遥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党参、香附、元胡、吴茱萸、生姜、甘草等。

猜你喜欢

  • 八珍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

  •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有四味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通过它的温燥之性来减少湿痰的产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同样是一味燥湿化痰的

  • “松静自然”是气功的基本要求

    气功锻炼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同时,各种气功锻炼方法所遵循的要点也是共同的。掌握气功锻炼的要点,不仅有助于提高气功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消除运动员在气功练习中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气功保健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身心放松

  •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2)

    那么在具体临床应用的时候。首先在白癜风治疗中,我们应该“象”思维,什么叫象思维呢?就是我们中医说的取类比象的方法,一些白色的药物,它可以进入到白色的区域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一些黑色的药物呢,可以调和和治疗白色的病变。这样的话,我们在选择药物上

  •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1)

    白癜风中医到底能不能治愈,我认为中医中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中医在控制疾病上,应该说有它明显的优势,你比如说在早期,我们可以通过中医中药的方法来控制疾病的发展,我想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肤色上,如果他色素细胞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