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复方三七通络片

复方三七通络片

张宗贵,男,1946年3月生于云南省马关县。现任云南省文山州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兼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文山州中医药学会会长等职。

从小跟师学习中医,1976年云南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中医临床上潜心研究中医杂病、疑难病症的诊治。撰写出版了《中医杂病论志秘诀》一书,并获州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出“复方三七通络液”、“复方三七通络片”、“复方胃痛液”、“回春灵”、“复方乳癖消”、“中风克星”、“阳和酒”、“祛斑灵”、“三丹接骨一号片”、“复方前列舒”等,并荣获州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回春灵”获云南省2000年度优秀发明三等奖,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组成:三七2000g,全虫1300g,黄芪1500g,枸杞1000g,杜仲1300g,桃仁1000g,水蛭1300g,川芎1000g,丹参1500g,冰片30g。

制法:将三七洗净,晒干灭菌,研为细粉,过100目筛,其余九味药加水煮三次,每次滤过,合并浓缩滤液至流浸膏状,将三七粉与流浸膏混合制粒,60℃干燥,干燥颗粒过20目筛,再加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压片,菌检合格即可。规格为每片0.25g,相当于原生药0.2g,100片/瓶。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孕妇忌用。

功能:益肾养肝,活血通络,祛瘀生新。

主治:脑动脉硬化、心脑供血不足、中风先兆、脑血栓、高血压等见头痛眩晕、视物不清、胸部憋闷、心痛心悸、四肢麻木者。方解:上述诸病多因肝肾亏虚,气虚血瘀所致。瘀血留滞,血脉不畅,头窍失养及肝阳上攻可致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心血瘀阻,心气亏虚可见心悸心痛;气血不畅,脉络瘀阻可致肢体麻木。方中三七味苦,性温,入肝经,气血双补,有消散瘀血,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又能消肿止痛;全虫甘平,入肝经,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能扩张血管,因而有持久的降压作用,与三七同用,为君药。黄芪甘温,入脾、肺经,益气升阳,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有良好的补气生血作用;枸杞甘平,入肝、肾、肺经,养肝润肺,补肝肾,益精血,虽为补肾之药,实属补阴阳之品;桃仁苦平,入心、肝经及血分,能泄降导下破瘀,和畅气血以生新,有治血祛瘀生新之效;水蛭甘咸,为破血逐瘀消症之品,与桃仁合用,治跌打瘀血、心腹疼痛,为臣药;杜仲甘温,入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心、心包经,《本经》中言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等;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祛瘀,凉血消肿,清心安神,与川芎同用,治瘀血痹阻心脉所致的胸痹绞痛,为佐药;冰片苦而微寒,入心、脾、肺经,辛散苦泄,微寒清热,芳香走窜,能散上焦郁火而开窍醒神,为使药。此方益肾固本,养肝生血,祛瘀生新,气血双补,标本兼治。因而,对脑动脉硬化、心脑供血不足、中风先兆、脑血栓、高血压等见头痛眩晕、视物不清、胸部憋闷、心痛心悸、四肢麻木者,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 老人吃肉有讲究,这样吃才能长寿

    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老人过度的追求这些养生或者是健康,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者以全素为主,甚至连蛋奶都不吃,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个别老年人甚至因为控制这些饮食造成了营养不良,甚至是严重的贫血,是在临床上都发生过,这就得不偿失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

  • 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大家好,大家呢都对三伏贴呢有所了解,它的完整叫法呢,应该叫做伏九贴敷法,就是在三九和三伏进行穴位的贴服,利用药物渗透的原理,刺激穴位来达到振奋阳气,祛病防病的效果。那适合哪些人群呢?伏九贴服呢,适合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

  • 心脏供血不足会有哪些症状

    那么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

  • 肝火旺引发四大危害,如何降火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

  • 为什么脑梗容易在清晨高发?知道能救命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它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血管疾病,轻则,手脚活动不利,重则,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清晨发作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两点,我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第一,就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是跟血压的波动有关系,那血液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