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刘弼臣

刘弼臣

刘弼臣,男,(1925?),江苏扬州人。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会科教文卫体委员,北京 市人大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研究室主任,江苏扬州中医医院及鉴真 医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及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医学百科全书》中国 医学编委,中医儿科临床专家。50余年来把心血倾注于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尤其擅长儿科疑难病症:如小儿脑 积水、小儿难治性的肾病、小儿哮喘、小儿重症肌无力、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编着了 许多中医儿科专着,在全国医学杂志曾发表百余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1995年获“国际人体科学大会”在美国召开的研讨会论文金质奖。多年来所医治的患儿难以数计 并誉以“京城小儿王”。

著名中医 刘弼臣

刘弼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人称“小儿王”,擅治儿科多发病、常见病及小儿重症肌无力、小儿心肌炎、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等疑难杂症。

我们中医治疗的方法是望闻问切,做为对儿科来讲,以望诊为主。因为小孩子沉于中而形于外,闻诊就是比较迟,问诊有很多家长问不出来,有很多小孩子在幼儿园里一放,跟家长接触很少,所以家长对发病切脉的情况不太了解。切脉呢,小孩子因为幼小,气血还没稳定,见了大夫就哭,所以脉象都是乱的。所以我们中医儿科“望”闻问切里面主要以“望”为主。

刘弼臣192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他的老师孙谨臣是当地一名著名的儿科医生。1941年,刘弼臣来到上海复兴中医学校,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派别的许多名家,而一些学术派别的相互对立也使得刘弼臣深受启发。

患者:这孩子三岁得了哮喘以后,一直治疗不好。96年10月,我们找到了刘老这儿,在刘老这儿看了三个方子吧。吃了三个方子也就十八副药吧,就把孩子的哮喘程度减轻,痰就少了。

我现在治疗主要是在晚期,一些顽固的哮喘病例,我采取了与其他大夫不同的方法,就是采取敛肺的办法。所谓敛肺嘛,也就是从肺论治的一个方法之一了。就是采取收敛的方法。例如用乌梅、紫菀、用五味子、这种收敛的方法。因为他喘的时间久了,肺气就耗散,他的精力无形当中就受到损失,因此我们采取敛肺,把肺气固摄住,这就是固本了。固了本以后,使得消耗减少,慢慢体力得到恢复,自身免疫功能也得到加强,抗病能力增强,这样可以收到长期的效果。

患者:吃药大概是由五月份开始的,在一开始吃的时候,我们孩子就是经常扭脖子、伸脖子、眨眼。治得挺快的,吃了一个疗程之后,七服药,脖子很少扭了,没有这个症状了。我就光给他吃成药,没有给他吃草药,后来又出现这种症状,别人说要坚持半年,我就一直给他吃草药,现在症状已经没有了,但还得坚持。

刘弼臣认为这种病是这样的,本源在肝,病发于肺,它是有风有痰,在经络里鼓动,所以造成不是这儿动,就是那儿动,这就形成了阳气亢于上,阴气静于下,阴阳动静失衡造成的。我们现在治疗呢,一个针对它的风,一个针对它的痰,我们就必须宣肺,肺贮痰之器。肝呢就祛风,所以我采取祛风、化痰、镇惊这种方法。

猜你喜欢

  • 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荨麻疹常见的症状主要就是风团和瘙痒,所说的风团是什么呢?是这个皮肤啊,成片的凸起,这个摸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这个皮肤局部出现了凸起,甚至是很厚的一层,伴随着瘙痒哪儿痒,一挠出现成片的风团,非常痒,甚至痒的这个睡不着觉,痒的钻心。荨麻疹这个疾病,

  • 肚子响,胀气,还放屁,是怎么回事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

  • 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呢,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的表现呢是胸闷,胸疼,呈阵发性,通常会在劳累啊,情绪激动啊,寒冷啊之后诱发,那么中医呢,通常把这类疾病呢,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

  • 不吃晚饭到底对身体好不好

    第一,就是不吃晚饭会导致什么呢?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粘膜,损伤胃粘膜之后啊,这个胃口啊就更不好了,就更不爱吃饭了,这样就瘦得更快,因为人体有这个生理周期,这个胃液也有它分泌的规律,你即便不吃饭,到了晚饭这个时间胃酸也会分泌,胃酸的酸度是很高

  • 喉咙干痛 咽口水都痛怎么办

    这个喉咙干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咽痛喉咙干痛不仅仅是在冬春季易发生,那么在夏秋季也同样,因为夏季火热之邪旺盛,火热上炎,首先就会侵袭咽喉,鼻腔等等这样的部位,那所以今天我讲四个小妙招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