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哮喘病人如何安度冬季

哮喘病人如何安度冬季

每年冬天,是哮喘病人最难捱的季节,哮喘最容易在冬天反复发作和加重。那么健康人如何预防哮喘在冬季找上门来,哮喘病人又如何防止和减少在冬季反复发作呢?

小儿哮喘多被延误治疗

山东省烟台市中医院小儿科主任中医师刘竹云说,进入冬季以来哮喘发病率特别高,与空气中粉尘增多以及气温突然变冷有直接关系。

刘竹云医生感叹道:“孩子一咳嗽,家长一般就认为是上呼吸道炎症感染,通常会给孩子吃消炎药,或是打吊瓶,治疗十多天不见效才到医院就诊。其实许多孩子患的是咳嗽变异型哮喘,这种病用消炎药治疗基本不起作用,如果不及时治疗,17%的孩子会发展成典型性哮喘。”因此,刘大夫提醒各位家长,若孩子只咳嗽,没有感冒的其他症状,或感冒后其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发烧等都已经好转,仅仅剩慢性咳嗽久治不愈,就要想到咳嗽变异型哮喘。这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切不可在家盲目给孩子用药,以免发展为哮喘。

刘竹云说,哮喘病一般在清晨或夜间发病,白天大多没有症状。虽然哮喘不能根治,但能够有效控制。感冒是诱发哮喘复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十次感冒中有九次会引起哮喘复发。所以哮喘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感冒。

另外,有接近一半的小儿哮喘患者在学龄前或青春期这两个阶段,由于体质得到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哮喘会得到有效控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发病或者很少发病。刘竹云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家有患哮喘的孩子,一定要抓住这两个治疗的最佳时期。

怎样预防哮喘

一旦得了哮喘病,可能会伴随终生,那么,健康人应如何预防这种顽疾?烟台市中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杨华说,要想预防哮喘,首先得从该病的发病原因说起,它的发病原因错综复杂,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哮喘病患者的体质和所处的环境。许多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者是过敏体质,另外,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健康状况、吸烟等,也是患者易感哮喘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接触各种刺激性气体、居住的地区、居室的条件、职业因素、气候、药物等,均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

过敏体质的人,如果接触过敏原,是诱发哮喘的重要病因,吸入性过敏原的种类繁多,包括室尘、尘螨、真菌和蟑螂等,是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

所以对健康人来说,要想远离哮喘病,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搞好个人卫生,勤晒被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不养宠物,不吸烟,尽量远离刺激性气味。

哮喘食疗方

怎样避免或减少冬季反复发作,是哮喘病人最关注的话题。杨华医生说,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而冬天又是进补的大好时机,用食疗的方法调养身体,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她在日常诊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哮喘病人常用而且效果不错的药膳方。

丝瓜凤衣粳米粥:丝瓜10片、鸡蛋膜2张、粳米30克。将鸡蛋膜煎水取汁,与丝瓜、粳米一同煮成粥,趁热喝下。此方适用于热性哮喘病人,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心烦口渴的患者。

杏仁猪肺粥:杏仁10克、猪肺90克、粳米60克。将杏仁去皮后一起煮成稀粥服用。适用于痰饮内盛者,痰多、气喘、胸脯满闷的患者。

芡实核桃粥:芡实30克、核桃仁20克、红枣10个、粳米50克一同煮粥。

糖水白果:取白果仁50克,小火炒熟,用刀拍破果皮,去外壳及外衣,清水洗净切成小丁。锅洗净,入清水一碗,投入白果,烧沸后转小火焖煮片刻,加白糖50克,烧沸滚后,加糖桂花少许,即可食用。

蜜饯双仁:炒甜杏仁250克,水煮一小时,加核桃仁250克,加蜂蜜500克,搅匀煮沸即可。

杨华说,除了用食疗方法补身体外,哮喘病人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减少复发也非常重要。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医疗保健操、太极拳、慢跑等项目,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哮喘患者的家庭急救

哮喘发病较为紧急,大多在夜晚或凌晨,此时患者本人或家属对病情的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杨华医生说,患者平时应随身携带几种扩张支气管的气雾剂,如喘乐宁、喘康素、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或者是抗胆碱药类,如爱全乐气雾剂等,以备不测。哮喘急性发作时,首先应保持镇定,立即服用药物。

除药物外,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疗法。如以指代针,揉压按摩双侧合谷、内关、风池、天突、膻中等穴位,对缓解病情有一定帮助。用力做吞咽动作,对有的患者也会起作用。

杨华强调说,患者急性发病时,首要问题是情绪必须镇定,千万不要紧张,尽量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因为心情过于紧张,会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氧的消耗量增加,容易加重缺氧。如果心情稳定,全身肌肉也会随之松弛下来,呼吸亦渐渐趋于平稳,病人会感到轻松舒服。

另外,患者平时应养成随时饮水的习惯。缺水可致使气道内分泌物变得黏稠,难以顺利喷出,呼吸道受阻,加重了缺氧并使排痰困难。晨起后、夜醒时、晚睡前,以及白天都要随时注意饮温开水。(白晓娟 陈展鹏)

猜你喜欢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自拟方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表里两解治内热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滋肝肾愈中风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