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神农本草经与山海经、本草纲目的关系

神农本草经与山海经、本草纲目的关系

张登本 孙理军 汪丹 陕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神农本草经》出于《山海经》之后,两者重名的药物仅有44味,但具体内容相去甚远,没有必然的渊源关系。而《本草纲目》充分吸收了《神农本草经》的学术思想及相关内容,是李时珍药物学成就的源头,如药物的四性五味、主治功效、有毒无毒,组方的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

《神农本草经》与《山海经》的关系

“太古书,今见存者,有《神农经》(注:即《神农本草经》)和《山海经》”(晋代张华《博物志》)。《山海经》的成书和作者无法确定。过去认为是禹、伯益所作。大约出于周秦人的记载,现代学者多认为成书非于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成书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期至汉代初年,巴蜀和齐鲁一带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内容可能是来自民间口耳相传所得。其书名及内容最早见之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刊整理并著录于《七略》之中。晋代郭璞曾为之作注。刘歆是《山海经》最早的编辑者,因为此前司马迁的《史记》(约公元前104~公元前91年)并无记录。对《山海经》考证注解者还有清代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

《山海经》虽然成书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处的时代,但其内容传载之事却是先秦之事,主要记载了古代神话故事、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全书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共3万余字。记载了100多个古代邦国的山水地理、风土物产,其中“山经”所载内容大部分是当时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

《山海经》记载的动物、植物、矿物品名772种,其中139种内容涉及到医用功能,占所载物品的18%。在这139种之中,有44种的名称与《神农本草经》药物相近和相同。这44种两书均载的药物都是后世医家注释《神农本草经》时要引用《山海经》资料的理由。

通过《神农本草经》所载365味药物与《山海经》所载772种之物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药品相合的不多;二是药物种源不同;三是《山海经》不是专言品物之书,因而139种有药用功能的品物是分散的,主治功用也是随意记载的,没有分类迹象,纯属原生的自然状态。而《神农本草经》是传载药物的专著,因而365种药物分类明确,品名、性味、主治功用的文字陈述有序而集中。因此,《山海经》中所载药物内容更早于《神农本草经》,两者不存在必然的渊源关系,前者更多地表现为药物的原始状态和当时人们的原生态认识。

《本草纲目》中《神农本草经》引文考辨

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本草文献辑复研究的奠基人尚志钧对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引用《神农本草经》的内容进行了考证辨异,他认为《本草纲目》中以“本经”进行标识的内容,都是李时珍认为是《神农本草经》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摘自《证类本草》的“白文”。发现《本草纲目》摘引《证类本草》的白文内容,不像诸家辑录本之全文抄录,而是据《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内容按释名、气味、主治、修治、附方等项目分别摘录,因此《神农本草经》(李时珍简称为《本经》)是被分割脔切的,很难从中看到《神农本草经》条文的完整面目。

尚志钧将《本草纲目》中用《本经》标记的文献与《证类本草》白文作了对照,发现李时珍标记为《名医别录》的内容却见于《证类本草》标记为《神农本草经》的“白文”,共有69味药物。反之,李时珍标记为《本经》的文献却见于《证类本草》标记为《名医别录》的文字,共介绍44味药物的相关内容。同时,李时珍标记为《本经》的内容却是《证类本草》引用的其他文献,共有13种药。此种情况多见于药物别名表述,个别为药物的主治或药物生长环境的介绍。

要识读《神农本草经》的原来面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引《本经》的文献是不足为凭的,应当以《证类本草》镂版刻印的“白文”为据。

猜你喜欢

  • 滋肾解毒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