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不断更换食用油更利健康

不断更换食用油更利健康

当今,食用油的品种越来越多,从色拉油、大豆油到橄榄油、葵花子油、茶油、米糠油等数不胜数。日常生活中怎么选择烹调用油呢?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每天进食应有40%的谷物是对身体有益的。但谷物的微量营养素有些是存在于最外边的麸皮和胚芽里,而这些部分在谷物的“精制”过程中又被去掉了。

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杨月欣认为,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油的营养价值。豆油、玉米油中,欧咪伽-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而亚麻油、苏紫油中欧咪伽-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一般欧咪伽-6和欧咪伽-3的比例应在4:1为适宜。而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的亚麻酸则在红花油中含量最高。

专家认为,天然谷物调和油,增加了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四种天然谷物,选取天然谷物的胚芽、种皮等高营养价值部分精炼,按照科学配方进行调配,使油品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E、铁、锌、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谷维素等,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们日常难以摄入的谷物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肠胃功能,预防高血脂病的发生,增强人体免疫力,而且花生和芝麻具有香味浓郁油料的保留,在健康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美味。

相对于“单方”的食用油来说,这种调和的天然谷物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配方中含有玉米、稻谷、大豆等我们十分熟悉的谷物,它们的营养价值也为大家接受和认可;第二,经过配比的油营养更丰富,富含多种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第三,不饱和脂肪比例更科学。第四,具有植物油低饱和脂肪的特性,有益健康。

虽说每个品种的油都有各自的优势,但都无法为人体提供足够全面的营养。因此,各国的营养专家都强调,时常更换食用油的品种,可以均衡摄取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

猜你喜欢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

  • 从瘀论治流泪症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

  • 长期服 缓起效——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

  • 清寒之燥案——王和伯治疗秋燥胜气病医案(1)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

  • 久病重病当辨奇经

    秦淑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奇经八脉学说自古迄今,一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论著虽代有疏发,但多散在而不详,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把奇经理论归属为十二经或脏腑理论的从属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