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天进补宜与戒

冬天进补宜与戒

我国一般将农历十、十一、十二月称为冬三月,祖国医学认为,此时天寒地冻,阴气盛而阳气衰,故冬天进补正当时。但进补是有讲究的,不是人人都需要进补,也不是单纯进补品、服补药就可以达到健身壮体的目的。冬令进补必须注意“四宜”、“四戒”。

阳气虚弱者宜阳虚的人常会流清鼻涕、手足冰凉、小便清长、夜尿频频、大便稀溏、阳事不举。凡有类现象的人可用熟地、附子、干姜、人参、羊肉或狗肉等共炖食。同时还可内服金匮肾气丸、龟鹿补肾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大补丸等。以期阳气生、寒气祛、体质壮。

易患冬季疾病者宜有些慢性病每逢寒冷冬天易发作,严重影响人身体健康,如慢性支气管炎、尿多症、冻疮等。中医看来这些均属肾气、肾阳亏虚的病症,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方法就是温补,可选用熟附子、肉桂、肉苁蓉、海马、狗肾、人参、炙甘草、枸杞子等,可间常食之。

夏病冬治者宜一些体弱易患春夏发作的疾病者,如哮喘、疮疡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冬季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可选用各种鱼类及牛、羊、狗肉,再加上中药人参、黄芪、龙眼肉、当归、红枣等,或做汤或为膳。只要脾胃功能好,进补后定能使储备多的能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宿病的复发。年老体弱者宜对于年迈体衰者,除注意起居、调养精神以外,善于进补也是很重要的。冬令进补就是很好的方法。老年体虚者进补,应以鸡、鱼、肉、蛋等为主。

冬令进补勿忘“四戒”。

一戒胡乱进补身体强壮的人不需要进补。对于想健身长寿者来说,光靠补药不是好办法。众所周知,古代帝王将相总是补品不离口、补药不离身,到头来又有几长命百岁了!因此,还应注意适当运动锻炼、饮食调理、多用大脑等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对于体虚者,补虚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别,冬令进补也要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过偏则反而引发疾病。因此,冬令进补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中年人以健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肾气为主。

二戒以贵贱论优劣对于补药,绝不要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中医认为,药物只要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即为毒草。

三戒滋腻厚味对于身体虚弱,脾胃消化不良,经常腹泻、腹胀者,首先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消化功能良好,才能保障营养成分的吸收,否则再多的补品也是无用。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滋腻厚味,应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四戒留邪为寇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猜你喜欢

  • 气机不调这四种表现,看看你中招了吗!

    百病生于气,这四种气机失调,中医帮你改善。老百姓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这最近呢,我对这个中医的气啊,也有不少体会啊,从自身也好,从患者的角度来讲,中医的气,其实首先跟大家说的,要讲究一个平衡,什么平衡呢?叫升降出入,简单说就得有出气,有进气

  • 脾胃虚弱远离这五点,让你的脾胃恢复

    第一点就是运动,缺少运动的人会脾虚,这一类病人呢,我跟大家说的是什么特点呢?比方说你吃得非常好,三餐规律,但是我就是不运动,为什么会脾虚呢?这个就是中医讲的气血是需要运行的,也就是气不是死气血要活血,你这个运动呢,会改善这个气血,如果你不运

  • 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频发,中医这样调理

    今天跟大家再聊一聊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我在临床上是经常见到的啊,这个疾病啊,它的病因和病机啊,用中医来说呢,可能会更好一些,目前西医在这方面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啊,有一些黏膜保护剂,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啊,对治疗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是效果

  • 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

  • 脾虚这四大症型

    脾虚呢,大家在临床都比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时候,大夫都会说脾虚,脾虚包括气血不足,包括脾气虚,包括胃阴虚,包括脾气虚是不是夹有湿盛,这个呢,在临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脾虚就补脾,就补气血,平常日吃点黄芪,是不是气血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