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食品也能抗乙肝

食品也能抗乙肝

近几年来,“医疗食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畅销。所谓医疗食品是指那些具有治疗作用的食品。据了解,医疗食品行业在国外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在我国是一种高发性传染病。来自卫生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国民中约有10%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总数高达1.3亿,其中4%~6%的人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但绝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很有可能终身无任何症状。

乙肝的治疗在目前仍是世界性的医疗难题,尽管国内外早已开发出包括干扰素、拉米夫定等乙肝治疗药物,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而且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故寻找价廉物美且有良好抗乙肝病毒作用的植物性药物已成为一大课题。

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实际上有不少天然食物具有确切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故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如能经常吃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及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将国内外学者报道的一些具有抗乙肝作用的食品扼要介绍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菜豆又名豆角或四季豆,是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的一种蔬菜。据报道,菜豆含大量的植物凝血素,这种物质在人体内能激活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免疫能力。据国内学者报道,利用菜豆提取物治疗50例慢性乙肝病人的实验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70%左右。

甜瓜蒂甜瓜蒂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柄。甜瓜蒂含有甜瓜素、葫芦素、α-菠菜甾醇等活性成分。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甜瓜蒂对治疗慢性乙肝的总有效率达69%,接近于常用抗乙肝中草药五味子和垂盆草的效果。

白山云芝白山云芝为担子菌类真菌的子实体,其提取物含大量天然多糖物质“云芝多糖”。科学研究证明,云芝多糖是一种优异的天然抗乙肝物质,它不仅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而且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乙肝治愈率。云芝多糖制剂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现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越橘越橘是杜鹃科野生灌木植物越橘所结的一种红黑色浆果,其果汁里含大量多酚类黄酮物质,它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病毒作用。经常喝越橘汁对慢性乙肝有明显改善作用。

余甘子又名庵摩勒,系大戟科植物油柑树所结的果实,状如青橄榄,但略小,其味酸涩。余甘子原产于印度和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山区。近据日本学者报道,中国出产的余甘子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对包括乙肝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均有良好抑制作用。日本已将余甘子汁开发成抗病毒饮料类保健食品。

马兰马兰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嫩芽,味道清淡可口,可做野菜食用。每逢春天来临,江苏、浙江民间有采食马兰的习惯。中医认为,马兰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另据报道,马兰连根用水煮沸饮用,具有良好的抗乙肝效果。

苦荬菜苦荬菜属于菊科植物,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将苦荬菜的嫩茎折断后,即有白色牛奶状液体流出,故西方人称其为“牛奶菜”。近据美国学者报道,苦荬菜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它能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乙肝的天然药物。据悉,美国和欧洲已将苦荬菜开发成为抗病毒的保健食品上市。

朝鲜蓟又名菊蓟,系多年生菊科植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我国很少种植。据美国学者报道,朝鲜蓟也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国外已将朝鲜蓟开发成为保健食品上市。

水飞蓟也是菊科药用植物之一,在我国江南地区俗称菜蓟,是我国特产植物之一。水飞蓟的抗肝炎作用早已被证实,益肝灵等抗乙肝药物的主要成分就是水飞蓟。

一些常用的药食兼用植物,如大蒜、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猫爪草、藿香、佩兰等,也有抗病毒作用,故平时经常吃这类食品可以增强免疫能力,预防乙型肝炎发生。

猜你喜欢

  • 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