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准妈妈对中西药的选择

准妈妈对中西药的选择

孕妇用药

不少人都认为中药性能平和,疗效稳定,安全可靠,殊不知有些种类的中药对某些病人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这里仅就有关孕妇禁用的中药加以提示,以求孕妇用药之安全。

禁用中药大体可归纳为六类,它们分别为:

1.峻下逐水类药

有芦荟、芫花、巴豆、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番泻叶等。

2.通经破血类药

有三棱、莪术、阿魏、干漆、虻虫、水蛭等。

3.开窍类药物

有蜈蚣、地龙、麝香、皂荚、穿山甲等。

4.催吐类药物

有藜芦、反蒂等。

5.毒性中药

有砒石、水银、轻粉、斑蝥、雄黄、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洋金花等。

6.活血化淤药、破气化滞药、泻下通便药、利水通淋药及药性大寒、大热的中药也应慎用。还有一些中成药,孕妇也不宜服用,如牛黄上清丸、槟榔四消丸、木香顺气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跌打丸、六神丸、礞石滚痰丸、结石通、消痛液、麝香虎骨膏、麝香风湿油、正红花油、气滞胃痛冲剂等。

孕妇使用抗生素一般分以下几种类型:

一种是可用,对胎儿无损害或损害甚微;其次是慎用,对胎儿有损害,但必须用时可短疗程、小剂量使用;第三种是禁用,对胎儿损害严重,绝对不能使用。下面就常用抗生素分别予以阐述。

1.

用:首选青霉素。青霉素对人类毒性很小。常用的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如先锋霉素等)。

2.慎用:氨基甙类药物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因对胎儿肾功能及听力有损害,故慎用。如确需使用,应小剂量、短疗程作用。

3.禁用:①氯霉素 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解毒,经肾脏排出,因胎儿肝内酶系统不健全,肾脏排泄能力差,用了氯霉素易产生"灰婴综合症",可损害胎儿造血系统,引起胎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故孕妇禁用。②四环素:是典型的致畸药,在孕早期它与钙盐螯合阻止钙盐进入软骨和骨骼,导致胎儿四肢发育不良和小肢畸形;孕中期它抑制胎儿骨骼生长,导致胎儿发生先天性白内障、乳齿发育异常,乳齿成黄色;孕晚期引起乳齿及骨骼四环素沉积而呈黄色,并可导致孕妇肝脂肪变性,故孕妇禁用。③甲硝唑(又叫灭滴灵),因其对胎儿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④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SMZ),易透过胎盘进入胎体,与胎儿血中的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使血中游离胆红素增高,易引起核黄疸,故孕妇禁用。另外,抗真菌药物灰黄霉素因有致畸作用,所以孕妇禁用。孕妇能否应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目前尚有争议。 总之,孕妇如果必须用抗生素,就要使用,否则,有病不治,疾病也会影响胎儿,但要掌握用药时期、剂量及给药途径,切忌滥用抗生素。

猜你喜欢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