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药用植物柿圆斑病

药用植物柿圆斑病

药用植物柿圆斑病

症状

柿圆斑病为常发病,造成早期落叶,柿果提早变红。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柿蒂。叶片染病,初生圆形小斑点,叶面浅褐色,边缘不明显,后病斑转为深褐色,中部稍浅,外围边缘黑色,病叶在变红的过程中,病斑周围现出黄绿色晕环,病斑直径l一7mm,一般2—3mm,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粒点,严重者仅7—8天病叶即变红脱落,留下柿果。后柿果亦逐渐转红、变软,大量脱落。柿蒂染病,病斑圆形褐色,病斑小,发病时间较叶片晚。

病原

Mycpspjaerella nawae Hiura et Ikata称柿叶球腔菌,属于囊菌亚门真菌。病斑背面长出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子囊果,初埋生在叶表皮下,后顶端突破表皮。子囊果洋梨形或球形,黑褐色,顶端具孔口,大小53—100μm。子囊生于子囊果底部,圆筒状或香蕉形,无色,大小24—45×4—8(μm)。子囊里含有8子囊孢子排成两列,子囊孢子无色,双胞,纺锤形,具1隔膜,分隔处稍缢缩,大小6—12×2.4—3.6(μm)。分生孢子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但在培养基上易形成。分生孢子无色,圆筒形至长纺锤形,具隔膜l一3个。菌丝发育适温20—25℃,最高35℃,最低10℃。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果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子囊果成熟,形成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子囊孢子从气孔侵入,经2—3个多月潜育,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显症,9月下旬进入盛发期,病斑迅速增多,10月上中旬引致落叶,病情扩展就此终止。圆斑病菌不产生无性孢子,每年只有1次侵染。该病病菌越冬数量和病叶的多少影响到当年初侵染的情况及当年病害轻重。生产上,6—8月降雨影响子囊果的成熟和孢子的传播及发病程度。因此,上年病叶多,当年6—8月雨日多降雨量大,该病易流行。此外,土地瘠薄、肥料不足、树势弱的柿园,落叶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清洁柿园,秋末冬初及时清除柿园的大量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基肥,干旱柿园及时灌水。(3)及时喷药预防。一般掌握在6月上中旬,。柿树落花后,子囊孢子大量飞散前喷洒1:5:500倍式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如果能够掌握子囊孢子的飞散时期,集中喷1次药即可,但在重病区第1次药后半个月再喷1次,则效果好。

猜你喜欢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养血祛风治斑秃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明医理 辨证准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1)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麦门冬汤方证浅析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