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洪水过后防大疫

洪水过后防大疫

贺雄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区连续遭受强降雨袭击,灾情十分严重。据气象部门预测,受灾地区近期还将面临强降雨气候。我们在为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感到担忧的同时,还需关注灾区在洪水退去后的传染病防控。

自然灾害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主要方式,是破坏人们的生存环境:水源被污染,食物供不上,安置条件一般也相对拥挤,生活垃圾和粪便因为难以进行无害化处理,反过来进一步污染环境。受灾群众的饮水安全、食品安全均得不到保障,也为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

洪水袭来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积水退后,大家忙着洗刷被积水浸泡过的衣物,屋外堆放着各种被泡湿的物品和垃圾。因为,灾后污染容易滋生各种细菌,通过这种途径传播,易使各种传染性疾病流行。因此,在做好安置环境的卫生保障之外,确保灾后无大疫的另一关键是及早发现疫情苗头,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而此时灾区的传染病报告体系可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卫生系统增派人力开展主动搜索,及时发现隐患并组织处置。此外,加强健康教育,为受灾群众提供正确的、实用的防病知识和信息,让群众参与其中,就会得到更好的防疫效果。

在大家既往看到的灾后防疫报道中,卫生防疫人员的作用就是“喷洒”药物。这其实是一种误导,总让人觉得只要“喷了药”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疾控工作者在灾后防疫工作中首先要了解灾区的自然条件、既往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及流行水平;昆虫等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密度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受灾地区的实际条件重建疾病监测系统,并收集不同病种和病原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以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即使是“喷药”,也并非简单,既要消除环境中有害物质或蚊虫滋生的条件,同时还应不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这其中至少包含药品的选择、浓度的确定等,喷洒方法也有科学要求,包括何时喷、如何喷等。

在此,介绍一些洪涝灾害后的防病常识:

洪水过后,要及时清除室内外淤泥、垃圾、积水,搞好环境卫生,防止蚊蝇滋生;要积极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预防疾病发生和蔓延。

要开门、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清理和保护饮用水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喝开水,不喝生水。

漱口以及洗瓜果、蔬菜和餐具、厨具的水要卫生,使用经消毒处理的水。

食物要煮熟、煮透后及时食用,不要生吃;不要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

不食用被洪水淹死的家禽家畜,死禽、畜要深埋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不食用来源不明、无明确厂名厂址、过期以及标志不清的食品。

浑浊的水须经过滤、沉淀及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不采集、不食用野菇等野生植物。

救灾疲劳后要注意休息,注意个人卫生。

要防中暑、防受凉、防蚊虫叮咬。

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垃圾。

清理淤泥、积水时,要避免长时间裸脚接触淤泥、污水,防止皮肤病。

生病要及时就医。发现传染病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患者,要及时向当地卫生院、疾控部门报告。消毒、除虫、灭鼠方法向当地卫生院、疾控机构咨询。

猜你喜欢

  •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龙胆泻肝丸能治疗这9种病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肝不好有这5种表现,一招教你养肝调肝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分享补阴又补阳的两味药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

  • 教你一个健脾保命方补脾健胃

    我们中医讲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身体所有的营养和能量都靠我们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们身体不至于虚弱,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亡。医生仲景呢,他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啊,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表现,他肚子疼,他发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