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痄腮忌食物品

痄腮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痄腮者忌吃下列食物。

狗肉

性温,味咸酸,为温补性食品。凡感染性疾病之人,皆不宜食。痄腮为腮腺病毒感染,且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火热邪毒之症,故在发病期间和病后恢复期皆忌食狗肉。

羊肉

虽有益气补虚之功,但痄腮之人为腮腺病毒引发的传染性发热肿胀疾患,饮食宜清不宜温,宜冷不宜温。羊肉温热助火,益气补虚,法当忌食,否则益增其疾,加剧病情。

鸡肉

性温,味甘,虽有温中益气的作用,但痄腮之人是热毒为患,宜吃清淡,切忌鸡肉之类肥腻壅滞的温补食品。《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鸡肉“多食生热动风”。《饮食须知》也认为它“善发风动肝火”。故痄腮之人发病期间,切勿食之。

鹅肉

为发物食品,家喻户晓。唐·孟诜早就指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亦云:“鹅肉发风发疮发毒。”清·黄宫绣也说:“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莫此为甚。”可谓是大发毒物。小儿患痄腮,热毒为患,切忌切忌。鹅蛋亦为发物,痄腮患儿同样不可食用。

螃蟹

根据民众及前人经验,螃蟹亦为发物,可诱发病气,加重病情。宋代医家在《本草衍义》中指出:“此物极动风,体有风疾人,不可食。”儿童患有痄腮期间,不宜服食。

虾子

性质温热,属于发物,人人皆晓。清代食医王孟英早有告诫:“虾,发风动疾,生食尤甚,病人忌之。”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切不可食。

鲢鱼

性温,味甘,有温中补气之功。但患有痄腮儿童,热毒为患,概不宜补。况且鲢鱼也为发物,《随息居饮食谱》中即有记载:“多食令人热中,动风,发疥。”故当忌之。

带鱼

性温,味甘,属海腥发物,诸病忌之。清·王孟英早有告诫:“带鱼,发疥,动风,病人忌食。”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期间,切勿食之。

鲤鱼

性辛,味甘,虽为淡水鱼,但民间及古今医家均视之为发物食品。唐·孟诜说过:“天行病后下痢及宿症,俱不可食。”《随息居饮食谱》亦载:“多食热中,热则生风,变生诸病。发风动疾,天行病后及有宿症者,均忌。”流行性腮腺炎,实属中医“天行病”之列,故当忌之。

黄鱼

又称石首鱼。根据前人经验,属于发物,有发动病气、促发疮毒之害。如《本草汇言》中说:“石首鱼,动风发气,起痰助毒。”或曰:“多食发疮助热,病人忌之。”儿童患痄腮,切莫食用。

刀鱼

又称鲚鱼。属海鲜发物,有发疮、动痰、助火之弊。唐·孟诜曾说:“鲚鱼肉发疥,不可多食。”《食鉴本草》也说它“助火动痰”,加重病情。儿童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时,当忌之。

鲥鱼

根据前人经验,鲥鱼属于发物。如《食疗本草》中说:“鲥鱼稍发疳痼。”《本草求原》亦云:“鲥鱼发疥癞。”近代也有学者认为“多食动火发脓”,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切勿食用,否则容易引起腮腺化脓,加重病情。

鲳鱼

根据前人经验,鲳鱼亦属海鲜发物。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指出:“鲳鱼,多食发疥,动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儿童,不宜多食之,以防加速腮腺化脓之害。

桃子

性热,味甘酸,多食易上火。如《别录》中指出:“多食令人生热。”《滇南本草图说》亦云:“多食动脾助热,发疮疖。”小儿痄腮是为热邪火毒为患,属于热症实症,桃子性热助火,故应忌食之。

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古代医家及民间群众都认为它有助热上火生痰之弊。《药品化义》中就指出:龙眼“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内有郁火均忌。”痄腮乃火毒为患,法当忌之。

胡椒

性大热,味辛辣。清·王士雄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明·李时珍亦云:“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盖辛走气,热助火,病咽喉口齿者亦宜忌之。”痄腮亦属火热实证,切勿服食动火助热的辛辣刺激物胡椒。

小茴香

性温,味辛,为五香调味品之一,有温热助火之弊。所以,《得配本草》中早有告诫:“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痄腮为温热病毒所致,故当忌食之。

丁香

为民间常用的五香粉主要成分。性温,味辛,易助热上火。正如《本草经疏》中所言:“一切有火热症者忌之。”患有痄腮的病儿,腮腺肿痛发热,理当忌食。

此外,患有痄腮时还应当忌吃油炸花生、炒米花、爆玉米花、白鱼、糟鱼、鹿肉、肥肉、猪头肉、牛肉、韭菜、大蒜、生姜、大葱、洋葱、芫荽、香椿头、芥菜、樱桃、大枣、荔枝、杏子、李子、山楂、梅子、石榴、葡萄、栗子、核桃、花椒、桂皮、人参、紫河车、黄芪、西洋参、冬虫夏草等。

猜你喜欢

  • 丁萸散敷脐治婴幼儿泄泻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治肛周脓肿验案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