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慢性胃炎各种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各种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指临床上常表现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及消化不良等主要症状者。常由饮食不节所引起并且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常用的有效偏、验方主要如下。[方一]云豆500克,红枣250克,红砂糖150克,糖桂花适量。将云豆以水泡发后,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烂,待冷却后包在洁净的布里揉搓成泥,备用;把红枣以水洗后除核,煮烂,趁热加红砂糖150克,糖桂花适量,拌压成泥冷却后备用;再把云豆泥摊在案板上,用菜刀手抹成等厚的长片,上面再摊拌一层枣泥,纵向卷起,垂直方向切成“回”形卷块,即可食用。本方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胃炎。[方二]粳米100克,生姜9克。将粳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纸5---6层包好,烧成炭,研成细末;用生姜煎水,冲服粳米炭粉末6--9克,早晚各1次。服药后1周内以流食为主,忌吃生冷油腻等食物。本方补中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方三]莲子、糯米各50克,红糖1匙。将莲子开水泡胀,剥皮去心,人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煮沸,慢火炖至米烂莲子酥,早餐服食。本方温胃祛寒,适用于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方四]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陈皮9克,广木香5克,砂仁4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健脾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方五]柴胡10克,香附6克,绿梅花9克,佛手15克,枳壳、陈皮各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本方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慢性胃炎。[方六]沙参10克,麦冬15克,玉竹12克,石斛、百合各10克,山药、扁豆各12克,白芍9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本方益胃养阴,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慢性胃炎。[方七]陈皮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丹皮9克,栀子6克,黄连5克,蒲公英、白芍各9克,元胡索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本方清胃疏肝,适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的慢性胃炎。[方八]丹参10克,赤芍9克,五灵脂6克,生蒲黄9克,檀香、砂仁、香附各6克,川楝子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活血行气,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慢性胃炎。[方九]竹茹12克,芦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石斛各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300毫升,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本方山东老中医姚子扬方。功能理气止痛,轻清凉润,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方十]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山药各15克,党参10克,甘草8克。前药加清水超过药面l寸(指—般药罐)浸泡1小时,然后置火上煎熬一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每日一剂,一日二次,饭前一小时服。本方为福建名老中医赵荣经验方。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方十一]柴胡6克,炒黄芩、炒白术、香扁豆、炒白芍各9克,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炙延胡各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香谷芽各6克。水煎,分2次,饭后1小时温服。本方为上海名老中医张镜人方,功能调肝和胃,健脾安中,适用于慢性胃炎。[方十二]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炮姜、黄连、木香各5克,秦皮10克,乌梅5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亦可按比例作丸剂,每次5—10克,日服3次。本方为四川中医彭澍验方。功能益气运脾,燥湿固肠,适用于肠炎。[方十三]火腿肉250克,姜、葱、花椒、食盐适量。将火腿肉洗净,切成薄片放碗中,加入姜、葱少许,水适量,置蒸笼上用旺火清蒸至熟烂。将花椒研碎,铁锅烧热后,放人花椒翻炒,再加入盐,继续翻炒至花椒香味四溢,盐粒散开即可。服用时,将火腿蘸椒盐,佐餐食用。本方温胃,理气。适用于中焦虚寒经常上逆打呃者,可辅治寒性胃痛。

猜你喜欢

  • 肥胖的危害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

  • 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生姜的价值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食用枸杞需注意事项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