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咳血

咳血

【概述】

咳血指肺络损伤、其血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夹血,或纯系鲜血。

【病因病机】

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气与火有关。有因外感风热燥邪,灼伤肺络,迫血上逆;或系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亦可七情不调,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而致呕血;或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忘行,产生尿血等症。

【辩证分型】

(一) 热伤肺络

外感风热燥邪或肝火上逆迫肺,灼伤肺络,致鲜血咳吐而出。症见血色鲜红量多,咳嗽胸闷,烦躁易怒,便干溲赤,脉浮弦数,舌红苔黄。

(二) 阴虚火旺

肺阴亏耗,阳虚火旺,火盛烁肺,迫血妄行。症见咳嗽 少痰,痰中夹血或纯系鲜血,血色鲜红,盗汗颧红,潮热烦躁,脉象细数,舌质红。

【治疗】

(一) 热伤肺络

1.治则;清热润肺,和络止血。

2.处方:肺俞、孔最、鱼际;外感加风门,肝火加太冲,血脱加涌泉。

3.方义:肺俞属足太阳又为肺脏经气转输之处,太阳主一身之表,故用以达邪润肺;孔最为肺经郄穴,善调降肺气、清热止血,是止咳血之要穴,加荥穴鱼际更加重清解肺热之力。如为外邪骤入犯肺,加取风门逐邪外出;如为肝气化火,上逆烁肺,配肝经之原太冲,疏气机、降肝火,清络和营;如为血出似喷,两足厥冷者,宜速取涌泉导血下行,复归于元。

4.治法:肺俞穴宜针芒略向脊柱方向斜刺,以气至法导出针感向前胸放散(注意避免过大幅度提插,以免引致气胸),先行泻法,后行补法,泻多于补,留针。孔最可用梅花针反复叩刺至穴区皮肤轻微出血。涌泉穴,先令病人热水洗足后,将附子打烂贴敷于上,并包扎之。余穴均用泻法。留针时间依症状改善而定,亦须反复间断运针。

(二) 阴虚火旺

1.治则:滋阴降火止血。

2.处方:肺俞、中府、太溪、大椎。

3.方义:肺俞、中府为俞募相配,可滋肺阴、清肺火;太溪是肾之原,刺之能育肾阴而润肺降火,更属治本之法;大椎又名百劳,用以清骨蒸潮热。肺阴得润,虚火得降,咳血当能自止。

4.治法:均用针治。大椎以泻为主,先泻后补;太溪只补不泻;肺俞、中府以补为主,先补后泻。针法同前。

猜你喜欢

  • 通气散的功效与作用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八珍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

  •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有四味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通过它的温燥之性来减少湿痰的产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同样是一味燥湿化痰的

  • “松静自然”是气功的基本要求

    气功锻炼方法多种多样,但都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同时,各种气功锻炼方法所遵循的要点也是共同的。掌握气功锻炼的要点,不仅有助于提高气功的质量和效果,还能消除运动员在气功练习中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气功保健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身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