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胃病饮食调理是关键

胃病饮食调理是关键

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靠纤维胃镜下肉眼所见,及采取胃粘膜作病理学检查,但病变程度与临床症状有时不一致。有些人病变程度较重,但临床症状一般,甚至没有什么不适;有些人病变仅属一般,但临床症状却很明显。所以,自觉胃痛消失就认为慢性胃炎好了,这种判断并不可靠,而应该再作胃镜检查,以判断慢性胃炎是否真正好转。

一般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不太可能,能做到病情不再继续发展已是很好了。慢性胃炎自觉症状好转后,很可能因为饮食不当,又会使症状再次出现。

大家都知道,进食过急,咀嚼不充分,食物过于粗糙、生冷、坚硬、辛辣、浓烈,长期饮用高浓度酒,吸烟过多,以及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特别是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等,均可损伤胃粘膜,久之均可发生慢性胃炎。

那么,慢性胃炎病人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些什么呢?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进食,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切忌暴饮暴食。

(2)避免食用过于粗糙、坚硬、生冷的食物,避免过热饮食,不食浓烈的香辛辅料。

(3)少食盐渍、烟熏、腌制、油炸食品。平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软而易消化的食物。结合具体情况,患者可制订一套合理合胃口的食谱。

(4)严禁烟酒。有人统计,每天吸烟10支左右者,胃炎的发生率占20%~30%;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胃炎的发生率为40%左右。高度酒对胃粘膜的损伤更甚于吸烟,每天饮白酒2~3两者,胃炎发生率高达60%,饮酒成瘾者,胃炎发生率约有80%左右。

(5)尽量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

以上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注意点,对慢性胃炎患者应是长期的,甚至终生坚持的原则。患者切勿自认为胃已经不痛了,便又开怀畅饮,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猜你喜欢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