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专家提醒盲目使用泻药易导致便秘

专家提醒盲目使用泻药易导致便秘

本报讯(记者涂端玉 实习生李冀珩 通讯员杨文)“在我们收治的便秘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滥用泻药类药物所引发的病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胃肠外科副教授褚忠华表示,临床上医生很少采用刺激性泻药来治疗便秘,因为会让人丧失正常的消化和排便能力。“对于便秘,我们不鼓励药物治疗,除非食疗收效甚微才考虑温和药物介入。”另外,他指出,短暂性排便不畅并不是便秘。

盲目使用泻药导致便秘产生

临床发现,越来越多人一旦感觉消化不良、胃肠饱胀得难受,或为了减肥和所谓的“排毒养颜”,就盲目地使用泻药类药物,希望“一通百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过度拉肚子导致便秘产生。

褚教授介绍,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是多种疾病的一症状。“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它是由于人体肠道功能遭到破坏,衰退老化而引起的病变。而泻药类药品,如清肠、减肥类药物,常常含有大量对肠胃有极强刺激性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在短期内加速肠道排便,但长期服用,则会造成肠道平滑肌的萎缩,影响其蠕动能力,从而逐渐丧失正常消化和排便的能力。”褚教授表示,这就是医生在针对便秘病人的治疗之中很少采用刺激性泻药的原因。

短暂性排便不畅并非便秘

“短暂性的排便不畅其实并不是便秘。”褚教授指出,不少人一旦发现排便不规律就担心自己患了便秘,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对于常人来说,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最终将残渣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大约需要24~48小时,两次大便间隔时间一般是1~2天。“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排便习惯可明显不同,有的人每日或2~3天大便1次,也有一些人一天大便2~3次,虽然排便间隔或次数不同,但只要大便不稀、不干燥硬结、排便时不费力,都属于正常状态。”他表示,只有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并伴有明显排便困难和肛门坠胀、疼痛,或引起了腹胀、腹痛、多屁、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症状,出现以上情况才能称为便秘。

食疗无效才考虑温和用药

对于治疗便秘的方法,褚教授表示:“便秘并不是具体的疾病,也不会对健康产生直接的、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原则上不提倡直接使用药物的治疗方法。”

他指出,一般首先建议病人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做出调整,以此缓解便秘的症状;如果效果不明显,会给病人服用一些性质较为温和的肠动力药物;如果病人情况依然严重,才会考虑服用中药、强力西药一类的药物;而只有在病情持续恶化同时病人有强烈要求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进行手术。“手术等都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下采用,大部分病人在注意饮食和改变生活习惯、服用少量药物之后,病情都能得到好转,甚至恢复正常。”褚教授说。

“值得提醒的是,便秘既然严格意义上不算疾病,那么只要平时注意保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褚教授介绍,对于便秘人群,生活中应当注意合理调节自身的饮食结构,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与水果。

他介绍,蔬菜中以茭白、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藕等含纤维素多,水果中以柿子、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西红柿等含纤维素多。同时,专家指出,还应当多锻炼身体,经常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就算出现了便秘症状,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多吃水果、蔬菜,辅以温和的通便药物,是可以调整好的。”他说。

猜你喜欢

  • 听老中医说失眠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

  • 中药刮油茶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是由湿、痰、水滞等形成的。因此,轻食以健脾胃、利湿、利水为最佳,茶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清热利水,化痰消食,温脾胃,乌龙茶。铁观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茶。大鱼大肉后,人们习惯于冲一杯香茶,因为喝一杯香茶会让胃更舒服,使用它来消除

  • 夏季科学减肥

    小满节气一到,很多人就把减肥列入议事日程。你应该了解如何科学减肥。穴位埋线可减肥。埋线减肥是在传统针灸减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医生判断肥胖的原因,为每个患者设计不同的减肥穴位处方,通过穴位刺激控制食欲异常,提高基本代谢率,调节脏器功能不

  • 肥胖的危害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

  • 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