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不纯其行亦难

中医不纯其行亦难

目前,人们对于“纯中医”的讨论很热烈,《中国中医药报》上发表了多篇有关文章,见仁见智。对于中医为何不纯,世人为何呼唤“纯中医”,笔者认为,中医西化或者中医异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主要是一些片面的科学观、技术观、价值观对于中医学长期影响的结果。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绝不是地域的区别,也不是古代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的区别,而是方法论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学术体系。西医在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功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科学观是还原论指导的,物理、化学知识很自然地进入其学术体系之内。中医学在脏腑解剖“实有其物”、人体功能“升降出入”大体不错的基础上,建立的都是关系论、调节论,应用的是复杂性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于客观事物性质的描述,是相对概念。比如,六淫与六气的区别、药物寒与热的差异、血气的正常流通与瘀滞、水液与痰湿的转化等等,都是相对概念和性质描述,难以定量界定。所以,还原论的物理、化学等知识很难进入中医学的领域。

中医学以人体自我恢复能力为依据,强调“辨证论治”,主张治疗未病,都是重视“苗头”的做法,就像中医学贡献给人类的“人痘疫苗”一样,在方法论上是非常先进的。只是,长期以来人们把辨证论治隶属于西医的疾病概念之下,束缚中医手脚,以为其太随意、太灵活,法律也不采信“辨证论治”,因此,在科学观上,人们信奉的还是还原论,而不是以人为本的中医学的方法。

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害的误导”。比如,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时候,大家都服汤药。西医问:“你这汤药是根据什么开的?有何作用?”有人说:“我这中药汤液,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抗病毒。”这种解释目前很盛行,但是,经不住科学考问。因此,西医发问了:“你抗的是什么病毒?新型的冠状病毒,你以前见过吗?有数据吗?”显然没有。没有就说,不是先验论吗?即使有了数据,还要进一步接受考问:“你用什么抗病毒?为什么是复方,而不是一味药?为什么是一味药,而不是一种成分?”显然,中医的汤药只是临床有效,各种有根据的实验数据一时拿不出来,因此,在科学的考问面前,即使中医有效果,也逃脱不了“败诉”的“科学指控”。坚持以西医理论指导中药的使用,就必须立即停止中药汤药的运用!因为,按照化学分析的金标准来看,“临时组合的中药汤剂”的有效性、安全性都是未知数,必须先进实验室后进入临床,否则就是“不人道地拿人做试验”,这就是反中医人士一贯的论调。

中医不纯,从学术上看,历来就不纯。中医理论里的气、阴阳、五行等等,都是借来的概念。张仲景、孙思邈、叶天士等历代中医大家都主张博览群书,兼采众家。但是,必须是以我为主,吸收有益的知识。

那么,临床上中医的西化是怎么形成的?首先,是科技观、价值观误导了人们的就医理念,使人们看不到中医学的优秀特质,因而远离中医。其次是中医人员在西医疾病观的误导下,不够自信,造成技术萎缩,治疗疾病的能力下降,临床水平滑脱,不得不借助西医技术。再就是价值观的误导,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被不规范的医疗市场驱逐。谁喜欢不赚钱的简便廉验?谁能靠简便廉验维持医院的运转?针灸、拔罐、小夹板在医院里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角色,中医院不要中医学生而大量引进西医生源,不就是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的医疗市场误导造成的吗?

再有,中医的丸散膏丹,在古代是那么容易创造,而现在一律按西药管理,研制费用高昂,中医专家也难再创制新药。把中医创新的手脚捆绑起来,如何创新?六味地黄丸治疗哪一种西医的疾病?能够超越与之对照的西药吗?今后还能产生类似的“只对证而不治病”的中成药吗?对证能通过新药审查吗?

中医不纯,无奈的选择,无奈的尴尬,也是使中医事业萎缩的重要原因。可惜不少人正乐此不疲地大声说:“这是时代的需要!”

猜你喜欢

  • 伤害胃黏膜的5大因素,及时预防及时治疗!

    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我们胃的内壁上面的一层皮,那么这层皮呢,它有一定的厚度,这个皮呢,它不是完全平整的,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来仔细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用的人。那么刚才我说的胃黏膜,它是一层皮,并不是光滑的,虽然表面看

  • 脾虚湿盛,远离这五点,中医帮你赶走湿气一身轻松!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

  • 胃息肉与肠息肉常见于哪些人群?中医教你如何预防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

  • 三伏天腿还感觉发凉?中医教你调理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为什么越来越好治了,中医来跟大家说说大实话!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