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解读膏滋药——谈谈流行江南一带的膏方

解读膏滋药——谈谈流行江南一带的膏方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 顾国龙

膏方,有膏滋、膏滋药、膏滋方、滋补药等称谓,顾名思义是具有润泽滋补作用之方,属于八种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可分外敷和内服。普通人常将内服膏剂称为膏方,因其有滋补作用,广泛地使用于体虚者。而近来引人注目、不断升温的膏方主要指内服膏滋药,尤其是盛行于江南一带、适合一人一方的滋补膏方。

膏滋药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

膏方的发展历史漫长,《正韵》、《博雅》上所述“膏滋”为“润泽”人体。《膏方大全》说:“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其形成源于汤药。膏滋药通常是由汤药(煎剂)向浓缩演变发展而来,故有“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之说。早在《五十二病方》中有膏剂30余首中药处方,制作时加用膏糊剂而称为“膏滋”。膏类药配成剂型应用,在《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均可见记载。膏方由外敷逐步发展到内服治疗疾病是膏方运用的重要变革。膏方发展到明清,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膏滋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具有个体化方案的制剂。

膏滋药的长处

传统认为冬季是补益的时令,服膏滋药是冬季调理最为常用的方法。膏滋药与只用人参、鹿茸之类补药只顾一面不同,膏滋方通过辨别病人体质,详察阴阳虚实,同时兼顾其原有的旧疾,通过辨证,制定最适合每个个体的滋补膏方,以期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膏滋药处方、配制、制作过程复杂,工艺讲究。中药饮片等原料要经过多道工序煎煮浓缩加工,浓度高,药性滋润,作用相对稳定、持久、缓和,且体积小,易保存,服用比较方便。

膏滋药长于补虚和疗疾,能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在南方素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之说。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群众接受和信赖膏滋药,冬令进补服用膏滋药早已经形成气候,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如何开膏滋药的处方

膏滋药并非是简单的“补”,应该是治病和防病相结合,扶正和祛邪相结合,调理和滋补相结合,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统一整体。开具膏滋药须辨证精细,一人一方,应由专业医师辨证分析来拟定处方。

一般症状、生活质量、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心理压力、精神情况、背景等客观指标在开膏滋药时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同时,疾病谱的改变使传统膏滋药内涵有所变化。当今的膏滋药已经倾向于清、调、平、和。山楂、虎杖、蒲黄、黄芩、黄连、大黄等药物进入膏滋药中已经十分普遍。膏方的涵义不再是单纯的补药,而是已经演变成促进人体机能的调整,追求人体的“和谐”。

膏方所选中药越来越注重安全和防治效果。药味数量一般在20~50种左右,一料膏方的常用剂量约相当于汤剂20~40剂,遵循“量体裁衣”、“用药如用兵”的策略。重金属含量超标、易污染、易变质、毒性大、致畸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药物以及一些昂贵药物、特殊药物等已淡出膏方。

传统膏滋药的收膏多采用冰糖、阿胶、蜂蜜、鹿角胶、鱼膘胶、鳖甲胶、龟板胶等胶类作为基质和矫味剂,性质较为滞腻,当今已经不再全部适合。食用明胶、淀粉、木糖醇、元贞糖等其他基质和矫味剂已被采用。

膏滋药的加工工艺

膏滋药为特殊的“药”,配方要求选料道地。其制作过程涉及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工序,制作须有相关资质,依法熬制。加工过程中恪守道德,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要求,不随意添加辅料和防腐剂,投用的中药饮片符合国家药典和饮片炮制规范的质量要求,按处方调剂配伍,按要求规范地进行加工。加工成品应符合中国药典附录“煎膏剂”的通则要求。

膏滋药的包装与存储

目前多数用瓷罐、瓷盆、玻璃瓶等容器包装与存储。使用符合科学、安全、卫生、方便的包装方法正在得到改良和推广。采用冰箱保存这是一个良好的过渡存储方法,已经为多数用户所接受。

膏滋药的服法

服用膏滋药传统习惯推崇冬季,从冬至前后起,约持续50~60天,需要特别指导。从药效角度分析,每次服药应该定量、定时。保证疗程的数量与总量,这是提高膏方效果的前提条件。膏方属于“药物”范畴,可以冲开水喝,也可直接食用。而我们所推荐的夹在面包、馒头中间食用的方法已受到欢迎。膏滋药一般每天服两次,早、晚各服一次。数量因人而异,大多每次服一汤匙(15~30克)。

膏滋药的副作用和忌口

通常,大多数人在服用膏滋药期间出现的一些副作用不易被发现。因为膏滋药成分复杂,影响因素过多,难以介定。一般说来,如遇感冒发热或伤食腹泻等应暂停服用膏滋药。

传统讲究对服膏滋药期间的忌口很多,但有些带有十分明显的随意性,多数还缺乏有力依据。只能向处方医生咨询。

猜你喜欢

  • 夏季养生勿发怒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易疲劳免疫力差怎么办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感冒喝冷水会更严重吗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怎么治最有效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

  • 戊肝病毒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需提前进行预防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