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陈鼎祺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陈鼎祺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鼎祺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是一代宗师蒲辅周老先生的高徒,曾跟随蒲辅周老先生临证学习内妇儿科15年,从事临床工作近60年。现将陈老治疗肺纤维化经验介绍如下。

肺间质纤维化属WHO所列的疑难病之一,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仅50%,西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无特异方法,中医辨证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优势。根据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咳嗽”、“肺痿”、“肺胀”、“肺痹”等范畴中。陈老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病变,为正虚邪留引发痰血瘀阻肺络的本虚标实证,痰血阻络为邪实,是产生肺纤维化的主要根源,痰血瘀阻日久又损伤气阴,导致气阴两虚。正虚邪实互为因果,形成本虚标实为特点的缠绵难愈之证。故在治疗上多以化痰去瘀为基本治则,辅以益气养阴。

王某,男,72岁。2006年3月19日初诊。主诉:咳嗽咯痰,伴胸闷气短3月余。现病史:患者3月前出现咳嗽,咯吐白黏痰,胸闷气短,住某医院检查。X线胸片示两侧胸廓对称,两肺纹理广泛增重、粗乱,呈网状改变,以外带明显。两下肺可见斑片状影。两肺门结构模糊,气管居中,纵隔无明显增宽。主动脉弓迂回钙化,左心增大,肋膈角锐利。诊断为两肺慢性支气管病,两肺间质纤维化合并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抗炎症为主治疗,疗效不满意。求诊于陈老处时,咳嗽,咯吐少量白黏痰,痰不易出,胸闷气短,面色苍白,精神不佳,夜间平卧时常憋醒,夜尿频,二便可,舌暗红,苔薄黄,脉沉滑。查体:Bp140/90mmHg,肺部听诊:呼吸浅促,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摩擦音。X线胸片提示:弥漫性肺纤维化合并感染。西医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瘀阻络。治以清热化痰,去瘀通络。拟方:莱菔子10g,川贝10g,瓜蒌15g,前胡10g,苏子10g,五味子10g,川芎10g,丹参15g,桃仁9g,猪茯苓15g,车前子20g,夏枯草10g,郁金10g,黄连8g,生地15g,款冬花10g。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其递减激素。

服上方35剂后,患者自觉良好,以前诸症明显减轻,精神转佳,已停服激素。但时有胸闷气短、胸部烘热、自汗等症状。守上方加仙茅8g、仙灵脾10g、胆南星5g、锻龙牡各30g。继续服用2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无明显不适感,X线胸片复查提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随访半年,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陈老分析认为,本例患者证属痰瘀阻络,治以清热化痰,去瘀通络。故药用莱菔子、川贝、瓜蒌、前胡、苏子等清热化痰;用丹参、川芎、桃仁活血化瘀。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认为辨有形痰的寒热,关键在质不在色,稀薄为寒,稠黏属热。本例患者虽痰色白,但稠黏,故属热痰,舌苔薄黄也证实了这一点。纵观本病例,陈老师辨证精当,方证对应,故获奇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何庆勇 李海霞 陈鼎祺)

猜你喜欢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