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药物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催眠药一直是失眠的主要临床治疗手段。在第160届APA年会上,报告了多项关于失眠的临床研究结果,下文介绍部分催眠药研究进展。

唑吡坦

美国杜克大学Krystal报告,唑吡坦缓释剂按每周3~7天按需治疗的方法治疗成人慢性原发性失眠,未显示存在药物依赖。

该多中心双盲随机研究纳入的1025例患者接受唑吡坦缓释剂(12.5mg,每周3~7晚按需治疗)或安慰剂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患者的药物疗效强度、入睡后醒来的时间和总睡眠时间无减少。与治疗前基线值相比,患者停药后入睡后醒来的时间和总睡眠时间无变化。

另外,Vince等比较了3.5mg与1.75mg唑吡坦治疗成人午夜失眠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唑吡坦3.5mg舌下给药对成人午夜失眠症具有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

睡眠多导图(PSG)监测显示,舌下给药型唑吡坦可显著缩短预期的觉醒后进入持续睡眠的潜伏期,并且可以使入睡潜伏期明显缩短。两种剂量的唑吡坦均显著改善患者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主观总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P≤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使用3.5mg和1.75mg舌下给药型唑吡坦的平均入睡时间分别为9.6分钟和16.8分钟,而安慰剂组为28.1分钟。

Eszopiclone

Krystal教授还报告,eszopiclone与氟西汀联用可同时改善重性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失眠和抑郁症状。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重性抑郁症和失眠症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eszopiclone联用氟西汀组(治疗组,270例)或安慰剂联用氟西汀组(安慰剂组,275例)。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失眠和抑郁症状分别达明显改善与临床痊愈。

加波沙朵

美国Henry Ford医院Roth报告,加波沙朵(gaboxadol)可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并可维持患者的睡眠,患者的耐受性好。

该研究使用2种不同剂量的加波沙朵治疗成人原发性失眠(3个月),纳入的患者均符合DSM-Ⅳ原发性失眠标准。纳入的患者被随机双盲平行分配至加波沙朵15mg组(306例)、加波沙朵10mg组(310例)与安慰剂组(309例)。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加波沙朵15mg能明显改善患者自我评定的总睡眠时间和入睡时间。

Ramelteon

Mini等报告,ramelteon治疗严重入睡困难的成人失眠有效。该项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405例成年慢性失眠患者(病程在3个月以上)。患者接受为期5周的每晚服用ramelteon(8mg,治疗组)或安慰剂(安慰剂组)治疗。

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ramelteon可显著缩短患者对持续睡眠潜伏期,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在第1、3、5周的持续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分别为53.0分钟对35.2分钟、55.8分钟对32.3分钟、58.7分钟对40.0分钟)。

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失眠反跳现象。两组患者在数字符号替代测试、记忆试验、警觉和注意力水平测试方面未观察到显著差异,且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有4种不良事件(头痛、嗜睡、疲乏、鼻咽炎)发生率均≥5%。

Mini等还报告,ramelteon(8mg/日)治疗女性慢性失眠有效。研究者对年龄在18~64岁间的慢性失眠女性患者进行两项独立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一项为短期(2晚)交叉试验,一项为长期(5周)平行试验,分析纳入者的睡眠潜伏期数据。

结果表明,在服用ramelteon2晚的短期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持续睡眠潜伏期均值较安慰剂组显著缩短。在5周长期研究中,在各观察时点,治疗组患者的持续睡眠潜伏期较安慰剂组显著缩短。头痛是唯一出现的不良事件,两组患者的发生率均为8.1%。

猜你喜欢

  • 活用经方治脑囊虫病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健脾祛湿解毒治脓疱性细菌疹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浅说风为百病之长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五苓散治秋泄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