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良好情绪抗击疾病

良好情绪抗击疾病

现代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听到“郁闷”、“烦死了”一类的语言。这些口头禅几乎成为抑郁情绪的代名词,但大多数人往往选择一笑了之,把情绪看成是暂时的。然而情绪的意义不单单在于反映心情好坏,也不局限于反映健康状况。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胡邓说:“情绪上的消沉、低落,会导致内分泌的紊乱和免疫系统机能的下降。如果长时间的愤怒得不到发泄,可能会引发癌症;而性格暴躁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认为,良好的情绪更有助于提升人体健康,更有助于阻击疾病。

杨力教授介绍,“百病生于气。”所谓的“气”,其外在表现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中医将情绪细分为“七情”,即喜、怒、思、忧、悲、惊、恐。这七种情绪与人体的五脏健康联系十分密切,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具体来说,过怒伤肝,可能引起胸闷肋痛、头眩头胀;过喜伤心,可能出现心慌心跳、失眠烦躁;过悲伤肺,可能导致胸闷叹息、肺气郁结;过思伤脾,可能出现多痰、肠湿肿胀等症状;过恐伤肾,可能引起阳萎遗精、头昏脑空等。

“我国中医自古就对情绪与健康做出精辟的表述,良好的情绪是人体内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杨力介绍,“良好的情绪不但是五脏健康的前提,也对其他的疾病有着全面的预防作用。”即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抗病效果。当人体七情平衡、情绪良好,就是满存“正气”之时,在这种状态下,各种“邪”都不能妨害到人的身心健康,也就意味着良好的情绪全面提高了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中医的经典论断如今得到包括西医在内的医学界的广泛认同。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何治强肯定说:“良好的情绪能够促进生成一种提高免疫能力的免疫因子,因此良好情绪可以抗病的说法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相关链接

有利健康的4种情绪

1.坠入爱河

有研究称,男女之间坠入爱河会提高神经生长因子水平。这种荷尔蒙一类的物质可以促使大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帮助恢复神经系统、增加记忆力。

2.开怀大笑

科学家发现,笑能使紧张的肌肉松弛,压力荷尔蒙的产生也会减少。笑还能降低血压,增加血液的携氧量。笑的时候,人身上有四百块肌肉会动,所以笑还能减肥。

3.痛哭流涕

痛哭一场能恢复平静心情。如果泪水不能释放,你就会处在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压力之中,你的身体很容易受到焦虑的负面影响,包括免疫力下降、记忆力损坏、消化能力减小。

4.感激涕零

不论是获得伴侣还是取得成就,哪怕是劫后余生,只要你对所得到的深怀感激之情,都会有助于增加免疫力,降低血压,缩短身体的自愈时间。

损害健康的4种情绪

1.大吵一顿

发火的时候,血压会升高,其影响将是长期的。如果最近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或者跟别人吵过一次,最好不要耿耿于怀,忘得越快越好。有人研究过,跟恋人吵架半小时,至少让你身体的自愈时间增加一天。经常吵架的夫妻,自愈时间将成倍增加。

2.承受压力

经常承受压力的人很容易疲劳、压抑。常年处于压力之下,高血糖和脂肪酸会使你面临患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3.忍气吞声

遇到烦恼是发泄出来好还是忍着好?这两种作法都有副作用。有研究显示,面对烦恼而忍气吞声的女性,其因心脏病、中风或者癌症死亡的几率要多一倍。而怒火发作出来,虽然只有几分钟,肾上腺素、血压和心律也都会增加。

4.闷闷不乐

抑郁、悲观以及对待周围的事物漠然置之都与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低有关,而这两种物质是大脑中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血清素可以起到调节痛感的作用。正是这个原因,45%的抑郁症患者受着疼痛的煎熬。情绪低落还与睡眠不好、疲劳、性功能障碍有关。

猜你喜欢

  • 血府逐瘀汤治夜间烦热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瞑眩与自愈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中医诊疗技术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经方治虚寒便秘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