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山茱萸栽植技术

山茱萸栽植技术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萸肉,是我国传统而珍贵的木本中药材。陕西省佛坪县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大,经验丰富,1983年被国家林业部、农牧渔业部等5部确定为全国山茱萸三大栽培基地县之一后,经过10多年的努力,2001年、2002年,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国家级山茱萸药源基地县”。而且山茱萸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近几年来,不少农民朋友纷纷来信询问山茱萸栽培方面的技术问题,笔者根据在佛坪县从事山茱萸生产30余年的实践,现将其栽培技术予以介绍。

一、适时栽植

山茱萸苗“定早”、“定小”,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一年之中,春秋两季都能栽培,以“早”为好。

1.春栽:在土壤解冻后到萌芽前,即树液流动之前,是移栽的最佳季节。

2.秋栽:秋季栽培适宜于秋季干旱、温暖、湿润的地区。秋季栽植也应以“早”为好。因秋季气温下降快,应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而地下部分尚未停止生长时栽植,样有利于根系的恢复和成活。初秋时的地温多稳定在15℃左右,苗木根系正处于旺盛生长的第3高峰期,栽植后伤口愈合快,并且能长出部分新根。经过冬季休眠,翌春可迅速恢复生长,从而缩短了缓苗期。如果能在10月上、中旬前带叶栽植,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使缓苗时间大大缩短,并能提高成活率。

二、栽培准备与栽植

1.分段选苗:栽植前按照苗木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进行分级,以便加强管理。

2.整形修剪:适当修剪过于密集的枝叶,以减少蒸腾,促进苗木生长发育。

3.保湿防晒:挖出的苗木要蘸泥桨,避免在阳光下曝晒。一时栽植不完的苗木,要置于背阴处。

4.挖坑:一般坑长、宽各1m、深80cm,将表土和心土各放在一边,用坑内挖出的表土与肥土拌在一起回填入坑内,根部培成馍头开方。用目测方法瞄准树行。填土时要将苗木向上轻提一下,使根系伸展,边填土边踩实,让根茎略高于地面。在苗木四周筑培土埂,以保水肥。

5.浇水:栽植后及时浇水,苗木自然随土下沉,然后复土保湿。春季发芽前至夏季生长期间,要连续浇数次水,防止夏季干旱影响成活。浇水后及时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

三、栽植方式

1.等高栽植:宜于山区、丘陵和梯地撩壕栽植,有利于水土保持和果园管理。

2.带状栽植:又叫宽窄行栽植,一般并排栽2行,行距因地形制宜,栽成带状,带间为宽行,带内株距较小,可适当增加栽植株数。

3.长方形栽植:是当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栽植方式,行距大于株距,植株呈长方形排列。其优点是可以合理密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风透光条件好,同时有利于间作套种和果园管理。

4.正方形栽植:株距与行距相等。植株呈正方形排列。其优点是便于纵横排列,缺点是土地利用率不高。如果密植,树冠过于郁闭,影响通光透光。

四、栽植密度

合理密植是获得早产、高产的前提。应以盛果期两树冠间距1m空间为准。在瘠薄的山坡、河谷和河滩地应适当密植;在土层较厚的梯地、台地适当稀植。采用的密度基本上有3种:

1.常规栽植:株行距一般为4.5m×4m,或4m×3.5m,每亩株数分别为37、48株。这种栽植密度适合平地和较肥沃的山地。

2.合理密植:株行距一般为3×4m或4×4m,每亩分别为56、42株。宽窄行栽植,宽行4~5m,窄行3~4m,株距均为3m。宽行每亩56~44株,窄行每亩74~56株。

3.临时密植:为提高早期产量,栽植时尽量密植。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冠的扩大,有计划地间移,最后保留永久植株作为定植树培养。

五、培育大苗栽植

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和移栽后早熟早产,可将一定数量的苗木,集中假植在一处,待长至2~3m后再行定植,这样不但用地经济,而且管理方便,有利于整形。苗木移栽植后根系大,成活率高,生长旺盛,树势恢复快,定植后不易缺苗,有利于开花结果。

1.优点:在比较小的单位面积上能够培育出高质量苗木。由于苗木比较集中,便于施肥、灌水和防治病虫害。尤其是幼苗的整形,可集中在假植圃地,从定苗开始连续进行,既省地、省时、省劳力。同时又能对计划栽植的地块进行改造,保证移栽质量。苗木栽植后根系大,成活率高,树势恢复快,有利于提早开花结果。

2.方法

(1)精细整地做畦:在交通方便、有灌溉条件、靠近栽植地的地方选地。平整施肥后,做成130cm的高畦,畦距70cm,每畦栽2行苗,集中培育2~3年,然后带土移植。根据地形,可采用单行或双行栽植。

(2)移植:根据移早、移小的原则,于10月份将1年生小苗按30cm的株行距栽入畦中,移植时根系要舒展,苗直立,根茎部略高于地面,并踩实土壤,浇足定根水。(李天培)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猜你喜欢

  • 芥末籽是白芥子吗?

    大家应该都吃过芥末这种东西吧,芥末除了可以做成酱以外,也是可以用来榨油的,也就是传说中的芥末油,很多人都喜欢芥末的味道,吃下去的时候,感觉神清气爽,当然也有很多朋友会被芥末呛的流眼泪,难以忍受,不过过后,也是非常难戒掉芥末,那么芥末籽是白芥

  • 白芥子外敷治什么病?

    提到白芥子,可能大家都没有什么印象,平时都没怎么接触过,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能治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比如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等等;它还叫做辣菜子,在四川、安徽、河南、山东比较多;那么白芥子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功效呢?白芥子外敷

  • 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有一种汤,是大众非常喜爱的养生汤,它是由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种中药熬制而成的,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熬制成汤,功效更是可以增强;具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用于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这种汤就是三子养生汤;那紫苏子莱菔子

  • 白芥子与花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关节炎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是常见病,当然有很多劳动力比较重的青年朋友们也出现了关节炎疾病,关节炎的种类有很多,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就是高发的一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关节炎,对于患者的伤害都比较大,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到底白芥子与花椒的功

  •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面瘫是最近这些年高发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冬季,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注意保暖,可能因为天气寒冷,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导致了面瘫的病发,面瘫的中医治疗办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针灸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中药材天南星也有治疗面瘫的效果,那么究竟天南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