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西瓜史话

西瓜史话

西瓜史话

如今,已落户于世界许多地方的西瓜,其“祖籍”为非洲东北地区。阿拉伯人称西瓜为Battekh,含两种意思,一是指贴近地面蔓生的植物,另一是指舔食的蔬果。考古学者研究认为,人类将野生西瓜改变为人工栽培,其历史至少已有四千多年了。因西瓜具有明显形色美的特征,所以在古埃及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不乏西瓜之画面。

据康普顿(Compton)的《新世纪百科全书与参考集成》fNew Century Encyclopedia and Reference Collection)所述,在中世纪早期,西瓜之种子经非洲伊斯兰教徒携带传播到欧洲。其他文献则记述,大约13世纪时,欧洲一些国家的人民已栽种并食用西瓜了。约翰‘马利安尼(John Mariani)编撰的《美国食品与饮料词典》(Th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Food and Drink)说,西瓜的英文名称Watermelon最早出现于公元1615年,该名称之含意为“水蜜瓜”,名与实颇为贴切。

西瓜之传人中国,据说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辗转经西域传人,故称“西瓜”。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座公元前163年的汉墓。出土了一具未腐烂的女尸,其胃肠道内遗留有未被消化的西瓜子,证明最迟在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中国已有西瓜了。

西瓜的形色与性味,汉代“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瓜赋》里描述为:蓝皮密理,素肌丹瓤,甘逾蜜房,冷亚冰霜。正因西瓜属寒性,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寒瓜”之称。而彼时,西瓜在中国还比较少见,《南史·滕昙恭传》载:南昌滕昙恭“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那时候,病人想吃西瓜,家人为之四处寻求却难以觅到,以致令人陷于“衔悲哀切”的境地。

北宋时,名画家张择端精绘之《清明上河图》,细腻地反映了当时京都汴梁的市井风光民俗,其中有水果摊上摆放出售西瓜的画面。加之民间有“怀远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甜到皮”的谚语,表明在北宋时,汴梁(今河南开封)一带的西瓜,以质优而颇负盛名。

西瓜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等功效,古代中医很早已将它用于医疗。元代名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推荐以“西瓜浆水徐徐饮之”治疗口腔溃疡。元代营养学家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称许西瓜“解酒毒”之功。明代医家吴有性的《温疫论》赞赏西瓜对高热烦渴患者辅助治疗之效。此外,西瓜皮制成的“西瓜翠”,煎汤内服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作用。

千百年来,西瓜因所具特色而广为大众喜爱,在历史上,人们对它写下了不少赞咏之诗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就曾兴致勃勃地写作了《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干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短短几句,把西瓜的形色、质地、功效,生动地概括了。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

文/傅维康

猜你喜欢

  • 头上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就分别给大家讲一讲,每个人他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第一种是湿热性出汗,这个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加上蕴久生热,这个热邪蒸腾这个湿气到达面部产生了出汗,那这样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因为湿气比较重,可能总感觉头面部或者这个头发上湿湿乎乎

  •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有些病人他会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说一说这个病,西医通常会把它认为是维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问到了,就是补充了很多维生素,多种维生素B,族维C啊,都吃了很长时间,但是仍不见好转,病人才来寻求中医治疗。

  • 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怎么调理?

    女性进入更年期呢,由于基础水平的下降,从中医角度讲由于肾气,肾阴肾阳的水平的降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首先就是心烦易怒,这些患者会表现出来非常心烦,容易生气,一点小事儿啊就容易发火,看自己的老公,看自己孩子,越看越不顺眼,总想挑毛病。另外呢,

  • 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荨麻疹常见的症状主要就是风团和瘙痒,所说的风团是什么呢?是这个皮肤啊,成片的凸起,这个摸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这个皮肤局部出现了凸起,甚至是很厚的一层,伴随着瘙痒哪儿痒,一挠出现成片的风团,非常痒,甚至痒的这个睡不着觉,痒的钻心。荨麻疹这个疾病,

  • 肚子响,胀气,还放屁,是怎么回事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