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草药治褥疮

中草药治褥疮

褥疮,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它却是重症卧床病人的杀手。生活中我曾见到过好几个被褥疮折磨的患者。他们由于自己不能翻身,长期卧床,常常在骶骨、脚跟等部位发生褥疮。

一开始是局部出现红肿、热、刺痛等症状,后来就呈现紫红色,表面有水疱形成,逐渐扩大溃烂,出现脓液、腐肉等症状。有时甚至深达骨骼,不易治愈。褥疮还容易并发败血症,危及生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现报刊杂志对医治褥疮的偏方不少,本人在实际运用中,根据褥疮的病变过程择优组合,选择了两组最佳方剂,用于预防(这是最关键的环节,做好了就不会形成褥疮)或治疗。

预防方:樟脑粉40克、红花20克(都研细末)、小麻油10克、凡士林250克,混合均匀备用。用法:取药少许,涂抹患处,每次3~5分钟,每天2次。揉完后,最好将患部用海绵垫上。注意,如果患部已出现破损和水疱就不能再用该方法。

治疗方:乳香、血竭、黄连各10克,儿茶、马勃粉、煅石膏、枯矾各20克,冰片5克,轻粉3克(共研细末备用)。用法:取露蜂房50克(药店有售)、水1000毫升煎成药水,先冲洗患部的脓液和腐肉,再将配好的药粉涂抹在伤口上。也可用小麻油将药粉调成糊状涂抹在伤口上,效果更佳。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2天换药1次。小面积伤口一般换药3~4次就可治愈。同时注意,换药后一定要保证患部周围干燥、卫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点评: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大敌,但却常常被忽视,往往是等到造成感染等严重后果才引起注意。预防方中的樟脑外用为皮肤刺激剂,涂于皮肤后可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而有清凉感,同时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红花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的作用,二者合用可改善因长时间压迫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起到预防褥疮的作用。

治疗方中的露蜂房、乳香、血竭、儿茶、冰片、轻粉等等均是历代中医典籍治疗皮肤疮疡、去腐生肌最常用的药材,外用以治疗褥疮应有良效。

除以上防治褥疮的药疗法以外,家人的护理也十分重要。不能移动的患者,家人应协助其翻身,每2小时1次;稍能活动的病人应鼓励他在床上活动。同时保护皮肤清洁,必要时可用水垫或气垫床。

猜你喜欢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