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经络的根结与标本

经络的根结与标本

1、意义: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它们的意义也相似。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者,标者,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四肢末端位置较低在下,其部位为“本”,为“根”,头、面、胸、背位置较高在上,其部位为“标”,为“结”。

2、内容:《灵抠·根结》指出,足六经的“根”在四肢末端井穴,“结”则在头、胸、腹的一定部位。“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颞大,颞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即足六经的根分别为至阴、窍阴、厉兑、隐白、大敦、涌泉,均为井穴。足三阳的结均分布在头面:太阳结于目,当睛明穴;阳明结于头角,当头维穴处;少阳结在耳中,当听会穴。足三阴经的结分布在喉及胸腹,即太阴结在胃,当中脘穴;少阴结于喉部当廉泉穴,厥阴结于胸部当玉堂穴。

《灵抠·卫气》论述了十二经的标与本,“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俞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挟颃颢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腧与舌本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际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眦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腧也。手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其范围较“根”、“结”为广,但所述论置相近或相同,大体上“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

3、应用:

(1)根结和标本部是阐明经络活动的功能,它们互相补充以进一步说明经络的循行与经气的弥散作用,它既着重于经络循行路线,而又不为循行路线所局限。从而说明气血营卫在人体升降出入,贯彻上下、内外,表现出机体机能变化的多样性。

(2)标本根结理论不仅说明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而且更强调四肢为经气的根与本。在临床上,针刺这些部位的腧穴易于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的功能,所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主治病证的范围较远较广,不仅能治局部病,而且能治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病,头面五官病等。“头面之疾针至阴”就是源于太阳经结于头面,而根于小趾的道理。故《灵枢·卫气》篇说:“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感于天下。”《标幽赋》说:“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都说明了经脉标本、根结理论在治疗上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 体虚则痛,阴虚阳虚,看看你是哪一种!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肾虚能不能自然恢复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肾虚,说到肾虚,肯定会有人问,这个肾虚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复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呢,肾虚是有可能自我恢复的。那么首先要看我们这个

  • 患者感觉每天昏昏沉沉,伴有胃寒消化不良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

  • 脾胃虚弱五大症状,看看你有没有类似情况!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一聊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在我们脾胃病科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啊,那么往往有这个脾胃虚弱夹杂着许多的原因啊,每个人情形都不一样,那么就是从脾胃虚弱来讲,在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有哪些症型呢?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