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出游须防病

秋季出游须防病

秋季,外出旅游的人不断增多,当人们兴高采烈地畅游大自然时,莫忘预防旅游病。

到名山大川去旅游,并非人人都能去。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压、气温及氧气压将大大降低,有些人对高山气候一时不适应,引起头痛、脉搏加快、呼吸短促。凡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严重高血压、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者、急性中耳炎以及怀孕妇女最好不要去高山旅游。

由于海水热容量大,秋季升温较慢,因此,海滨气温比陆地上低,但海滨空气湿度大,气候阴冷,加上空气中钠离子含量较高,故患有急性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渗出性胸膜炎、心力衰竭者不宜去海滨旅游,否则会加重病情,患上海滨旅游症。

秋季也是花粉过敏症的盛期。有过敏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选择这个时节外出旅游,更不要选择风天旅游,因为风可加速花粉的揉散,如须外出,要备上脱敏药物,如息斯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旅途中还易出现日照中暑症、紫外线辐射病等。所以,要合理安排旅游时间,尽量避免中午时分外出;要穿色浅、宽松、吸汗强的长袖衣服为好;要戴草帽及防护帽或太阳镜;多饮含盐类的水溶性维生素的饮料;旅途中运动量不宜过大,增加休息次数,随身带上十滴水等,以备急用。

猜你喜欢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经方治呕案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治百病皆以固护胃气为要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眩晕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1)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高热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