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一身是宝话桑树

一身是宝话桑树

张少鹏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桑树是桑科乔木植物,我国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桑树一身都是宝,叶、枝、果、根皮等均可以入药。

桑叶:于每年10~11月霜降后采收。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本经》谓:“除寒热,出汗。”《本草纲目》谓:“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可用于风热表证兼咽痒、咳嗽者,如桑菊饮;其既能清肺,又能润肺,尤宜于肺热或燥热伤肺之证,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皆列之为君药。

桑枝:是桑树的嫩枝,于春末、夏初采收。其味苦,性平,归肺经,功能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桑枝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凡风湿痹证,无论新、久、寒、热之拘挛疼痛者,均可应用,尤宜于上肢肩臂疼痛者。亦可用于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者。

桑椹:是桑树的果实,5~6月当桑树的果穗变红时采取,可直接食用或晒干后入药。其味甘、酸,性寒,有滋阴养血、生津、润肠之功,主治肝肾阴血亏虚所致之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如《世补斋医书》之延寿丹,以之与何首乌、女贞子等合用补益肝肾。

桑白皮:是桑树的根皮,于秋末叶落时至次年春季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桑白皮味甘、辛,性寒,归肺、膀胱经,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白皮长于清泄肺火而定嗽平喘,凡肺中火热均可用之,如《小儿药证直诀》之泻白散,用治肺热壅盛,咳喘痰多者。《名医别录》载:“去肺中水气,唾血,水肿,腹满胪胀。”《本草纲目》云:“桑白皮长于利小水,乃实泻其子也,故肺中有水气及肺火有余者宜之。”如《中藏经》五皮散,以之与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同用,治全身水肿,见面目肌肤浮肿、小便不利者。盖本药泻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也。

猜你喜欢

  • 晚期肝癌还能治吗?

    晚期肝癌中药治疗中中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既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也能够彻底的控制症状,中医个体化处方治疗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肝癌晚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肝癌晚期腹水治疗具有平衡水盐代谢,促进潴留水液

  • 中期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了。这时肝癌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患者也不可放弃,一定要积极治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肝癌到了中期有

  • 原发性肝癌专方治疗

    (1)楝邪金汤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子12克。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黄、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蓝根

  • 原发性肝癌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0克。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

  • 临床上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主症:胸腹痞满,食后胀闷更甚,易怒易躁、胃纳差、呃逆、恶心、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解毒。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主症:两胁胀痛或刺痛,腹部结块,推之不移,胸闷腹胀,纳呆乏力。舌淡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