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成才三大要素

中医成才三大要素

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读《中国中医药报》9月7日范金茹女士“怎样学好中医”文章深受启发。的确,不管做任何事,只要方法正确,常能事半功倍。说到怎样才能学好中医,或者说中医成才有哪些要素?笔者很赞同《十二位名老中医致中青年的一封信》中提出的“中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读书、临证、师承这三大要素”的观点。笔者研习中医30多年,对此颇有体会。

先谈临证,中医成才之路离不开临床实践。古人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很有道理。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药知识、技术、经验的积累离不开临床实践,否则中医理论背得再熟也是没有用的。

如荣昌县吴家镇已故的朱锡玖老中医,医术精湛,每天求诊者应接不暇。朱老用温通法治大便秘结顽症收效甚佳,据说是受屠宰场冬天用热水翻大肠得到的启发。他就是因为终身坚持中医临床实践,不断思考,才深受群众爱戴的。

学习中医必须具有求真务实精神,必须具备丰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执着追求,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临床实践中去感悟,不断总结经验。在临床上要善于和病人交流沟通,掌握和运用好中医技能,逐步达到运用自如、左右逢源的境界。

笔者曾随本县老中医周泽勋跟师实习1年,周老文化程度也不是很高,但是他对病人态度和蔼,以他的中医疗效和声望形成了一大批固定的病人,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长期找他看病,非他不看,构成了极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随师临床除学习借鉴一些诊病思路和方法外,还要通过临床实践去感受老师的经验技艺,并不断总结经验,达到为我所用的程度,以提高诊疗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临床中培养一大批“铁杆病人”。

其次是读书。中医读书应该从学习中医经典开始,因为中医经典是中医的源头,学中医要成才必须反复研修中医经典著作,然后旁及诸家。这也是中医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历代中医药大家无不如此,舍此别无捷径可走。

第三是师承。学中医不管是院校毕业生还是自学中医,要想成才都需要接受中医师承教育,跟名师能够使中医学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病人,学习借鉴老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艺,促进自己早日成才。据说温病学家叶天士就拜了17位中医老师,可见学中医跟名师是中医成才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 瘦人吃不胖,胖人瘦不下是什么原因?

    中医常讲呢,肥人多痰,瘦人多火,就是胖的人呢多痰湿,瘦的人呢多阴虚火旺,瘦的人怎么吃也吃不胖,是什么原因呢?大部分是因为脾胃虚弱,吸收营养条件不行,吃完了之后吸收不了。所谓的瘦人多火呢,是指阴虚火旺,胃阴虚虚火旺盛导致什么呀?消谷善饥,就是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咳嗽久治不愈,别乱用抗生素!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