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养生切忌乱补

秋季养生切忌乱补

秋季,在民间素有“秋补”习俗。很多喜欢进补的人,一立秋就迫不及待地开展补身大行动,殊不知进补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盲目进补非但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导致失眠、消化道出血。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梁成强副主任及中医科卓玉凤主任医师特别为读者提出三点忠告。

【忠告1】

暑热未消,先别急着补

洪先生一向重视养生,今年一立秋,他就开始隔三差五地吃滋补炖品。前两天,他突然出现喉干舌燥的症状,晚上还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去医院一查,原来是“补”过了头。

据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梁成强副主任介绍,每年立秋后,临床上常可见到因盲目进补而导致失眠、流鼻血、消化道出血,甚至肝功能损害者。他说,现在虽然已是中秋,但厦门的天气还是很热,暑气未消,饮食还应以清凉解暑、滋阴均衡为主,如果急于进补,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症状。不仅如此,立秋后人们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若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症状也会出现。

【忠告2】

“秋补”不宜用人参、鹿茸

梁成强说,秋季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但秋季进补要以“养”为主,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饮食宜多酸少辛,多吃温、软、淡、素、鲜的食物及生津、润燥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避免凉、烫、硬、辣及油腻的食品。

人参、鹿茸等“好料”易引发虚火,并不适合立秋后食用。从食补角度来说,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山药、扁豆、银耳、百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均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此外,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状,可多食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如银耳、百合、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润燥食物。

针对夏秋交替之际脾胃功能减弱的问题,梁医生说,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秋季最适宜的粥有玉米面红薯粥、山芋粥、芝麻粥、莲米粥、红枣糯米粥等。

【忠告3】

分清寒热 因人而“补”

中山医院中医科卓玉凤主任医师说,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把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浇油”。

卓玉凤主任医师说,老人可根据秋天季节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老年人由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减退,可表现出体力减弱,抗病能力低下,听力、视力减退,发白脱发,健忘失眠,食少畏寒等特有的生理现象,也有许多老年人伴发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老年病,因此,对老年人来说,秋季适当服用一些滋补品,可以帮助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和防治疾病。对于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特别提醒

立秋过后不宜多行拔火罐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会使腰肌劳损、棘间韧带损伤等疾病的症状加重,原本并不明显的痛症或许会一下子暴露出来;秋季还易外感风寒,导致很多关节、颈椎、脊椎、腰椎有病变的人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因此不少市民青睐用拔火罐等方法抽出体内的寒气。卓玉凤主任医师特别提醒,立秋过后不宜多行拔火罐,尤其是一些体质比较虚寒者及老年人,否则外环境中的寒气容易随着治疗过程进入体内,反而会加重原有的症状。

猜你喜欢

  • 昆布的禁忌

    昆布是含碘最高的食品,还含有一种贵重营养药品——甘露醇。昆布历的碘和甘露醇,多附在它的表层,尤其是甘露醇,呈白色粉状附在昆布的表面。昆布甘露醇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退、脑水肿、乙性脑炎、急性青光眼均有疗效,所以昆布除了日常食用之外,还有医学上也

  • 昆布糖尿病可以吃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吗?海带又名昆布,被誉为长寿菜。昆布营养丰富,对人体有多重的保健作用,尤其含有丰富的碘,那么,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吗?一、昆布的营养价值昆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和脂肪。昆布与菠菜、油菜相比,除含维生素C外,其粗

  • 昆布海藻汤有什么功效?

    昆布和海藻为常用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可以做成昆布海藻汤,那么昆布海藻汤有什么功效呢?昆布海藻汤怎么做呢?昆布海藻汤原料:猪瘦肉25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生地黄30克,红枣10枚,香油30毫升,精盐、酱油、味精、姜葱各适量。昆布海藻汤的

  • 白芥子和黄芥子的区别?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芥子是常用中药材,性温、味辛,有润肺豁痰、消肿止痛之功效。但药品中有有白芥子和黄芥子之分,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1、性状鉴别白芥子:种子近球形,直径2

  • 孕妇能吃白芥子么?

    有些妇女怀孕之后,害怕流产而要吃一些保胎药物,或者为了让胎儿发育良好而吃一些药物,殊不知这都是有害的。白芥子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功能温肺豁痰,消肿止痛。主治咳嗽痰多气急,胸胁痰涎停留,外疡流注阴疽。白芥子泥可外敷能除肿毒,对寒痰哮喘、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