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痰饮是怎样形成的

痰饮是怎样形成的

痰饮,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如咳嗽出的痰饮。

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为无形的痰饮。

根据痰饮的性质和停留部位,临床常见的病证有寒痰(白色清稀痰)、热痰(黄稠痰)、燥痰(少而黏痰)、风痰(白色泡沫痰)、湿痰(白滑量多易咳出痰)、痰饮(饮停胃肠,肠鸣辘辘有声)、溢饮(饮留四肢,四肢肿胀)、支饮(饮留于肺,咳喘哮鸣)、悬饮(饮留胸胁,胸胁胀痛)等。

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调而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一般以浓度较大、质地稠粘为痰;而把浓度较小、质地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从寒热性质来分,前人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一概而论。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身各处而发病。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一般都可见到较多量的粘稠痰液排出,故多归痰邪致病。渗出性胸膜炎进行胸腔穿刺可取出较为稀薄的胸水积液,则多为饮邪致病。治疗上前者多以化痰为主,后者多以逐水为主。但因痰和饮都是水湿停留于局部的病理产物,同属一类,有时并无严格界线,临床常统称“痰饮”。

痰饮的形成是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或三焦气化失常,或有寒、湿、火热等外邪侵袭的因素,影响了津液的正常敷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痰饮。因肺主宣发,具有敷布津液和通调水道的作用,若肺失宣降,则使水液运输、排出作用受到障碍,便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液,若脾脏受病或脾气本虚,运化无力,也可使水湿停聚而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不能化气,也可停聚成为痰饮。

痰饮的临床证候表现

由于痰浊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痰饮致病非常广泛,证候表现也很复杂,不少疑难怪病多从痰论治而取效,所以自古以来就有“百病多由痰作祟”和“怪病从痰治”的说法。

从临床表现来看,痰饮致病一般多有咳痰量多、喉中痰鸣、胸闷、苔腻、脉滑等。但也有不见痰液排出,而突出表现为眩晕者,所以又有“无痰则不作眩”的说法。

因痰和饮停聚的部位不同,在临床上表现的病症也不相同。现列表说明如下。(仲义居)

猜你喜欢

  • 眼干眼涩,其实是这三个地方虚了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患者怕冷又怕热,夜尿多,到底哪出了问题?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患者胃有烧灼感,平时还怕冷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

  • 老胃病反反复复,中医常用这三种汤

    大家好,我是中医马医生,在脾胃病,可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就是脾胃不好百病生,今天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子,中医三个经典的方子跟大家来讲一讲,强调一下这个脾胃这个后天之本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注意的,怎么去保养,建议大家点赞收藏,以免市民太多找

  • 饿久了就不饿了,到底是因为什么?

    人饿的原因啊,是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糖浓度减少,进而人体的体内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那么人就会感到饥饿,正常的情况下,人应该补充食物,如果这个时候不及时补充食物,人就会感到越来越饿,就好比车没油了,我们需要去加油才能开车,同样道理,胃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