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辩证论治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辩证论治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为一种划界清楚的局限性组织缺失,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其形成与胃酸过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主要以胃和十二指肠多见,也可发生其他部位(如口腔溃疡、食道的溃疡、小肠及结肠的溃疡等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当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心痛”、“吞酸”、“嘈杂”等范畴。

1、肝胃不和证  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嗳气吞酸,善叹息,多与精神因素有关,每因恼怒而加剧,苔薄白,脉弦。治疗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扶正调胃散3号方。

2、湿热阻胃证  症状:(常因过食肥甘厚味和洒辛或湿郁化热所致。)胃脘灼热疼痛或食后易痛,胸脘痞满,口中粘腻,口干苦,纳呆嘈杂,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利湿,理气和胃。方用扶正调胃散4号方。

3、脾胃虚弱证 症状:胃脘隐痛,痛而喜按,食欲不振,嗳气呃逆,脘腹痞满,肢体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脉搏沉细无力。治法:健脾和胃

推荐方扶正调胃散9号方。

4、脾胃虚寒型 症状:每于受凉、劳累后疼痛发作,胃脘隐痛,时轻时重,绵绵不断,喜温喜按,得热食痛减,食欲不振,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方药扶正调胃散7号方。

5、胃阴不足证  症状:胃脘隐痛或灼热疼痛,午后尤甚,口干舌燥,纳差干呕,多喜流食或酸食,大便秘结或干涩不畅,舌红少苔,或干而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  扶正调胃散6号方。

6、瘀血停滞证  症状:胃脘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或刀割,持续不断,入夜痛甚,痛而拒按或吐血黑便,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 扶正调胃散5号方。

猜你喜欢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补一身之气,因为我们补气的药除了黄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术也是补气的。那么至于说我们这个从中医的成方来讲,补气的那个成方是四君子,参苓术草,加起来就是补气的。只有一味黄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补气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体乏力啊这种表现

  • 当归的作用和功效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呢补血活血,所以日常补血养血,我们一般选用当归身或者全当归,所以说当归全身都是宝,但是当归补血我们一般要和补气的黄芪来搭配。因为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样补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当归

  •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这味中药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清心火,所以我们经常多梦的人吃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苦口利于病。第二个厚肠胃,所以我们经常说拉肚子时候吃黄连,对吧?还有我们有个药呢,叫交泰丸,就是一个黄连和一个肉桂,一个寒的,一个热的,一个往下走的,一个往

  • 生三七粉和熟三七粉的功效与作用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