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北京人的冬天小吃

北京人的冬天小吃

里讲的是北京城里人三十年前的故事。

卖冰核

当年北京没有人造冰,没有什么冰棍、冰激淋之类的冰点心。夏天用的冰全靠冬季贮存。数九寒天,前三海后三海出现了打冰的人,他们把冰切成长方形的块,运到附近冰窖里,入夏人们到冰窖买冰。卖冰核的多是小孩,他们挎着筐,或者推着独轮小车,将冰窖中买来的冰,用白布盖着,谁要买冰,他们用冰镩子凿下一块。买冰核的也多是小孩,一块冰核在嘴里解热解渴。卖冰核的孩子怕冰化掉,不顾渴热,满街奔跑。他们不喊冰核,而是“甜核儿嘞”!

挎篮卖糖葫芦

冬天,蓦地传来一声“葫芦哎——冰糖的!”随着吆喝,出现了一位挎篮卖糖葫芦的小贩,篮子是鹅蛋形的,有很宽的提梁,篮子里摆着、提梁上插着一串串的糖葫芦,有红果的、山药的、山豆子的、桔子的、荸荠的,还有红果夹馅的,在小贩手提电石灯的映照下,亮晶晶地十分诱人。寒冷的冬天吃一串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别有滋味。

这种挎篮卖糖葫芦的小贩经常出现在前门一带的旅店、戏园、茶楼、酒肆,为了刺激买主多吃几串,和卖烧鸡的一样,卖糖葫芦的也带着一签筒,竹签是装在布袋中放在签筒里,买主可以抽签碰碰运气,看能抽上几串,是最便宜的山里红,还是最贵的夹着豆沙核桃馅的。一些干鲜果铺也卖糖葫芦,那是一排排码在玻璃罩里。

糖葫芦的制作方法是将白糖或者冰糖熬成糖稀,趁热将串好的水果在糖稀里翻滚一下,放在抹了油的石板上,凉了即成为晶莹透亮的糖葫芦。学问全在糖稀的熬制上,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

猜你喜欢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