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糖尿病中药方剂

糖尿病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阴两伤,血瘀于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名】活血降糖方。

【组成】生黄芪30克,山药15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参30克,葛根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毅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虚。

【治法】滋肾固本,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方名】滋肾蓉精丸。

【组成】黄精20克,肉苁蓉15克,制首乌15克,金樱子15克,淮山15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五味子10克,佛手1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吴仕九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气虚阴亏。

【治法】益气滋阴。

【方名】制糖汤。

【组成】生地3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党参3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山萸肉12克,玄参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当归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赵锡武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血燥阴伤。

【治法】养血滋阴,生津降火。

【方名】蒺藜两地汤。

【组成】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绿豆衣12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石斛15克,天花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肺胃蕴热,气阴两伤。

【治法】益气、滋阴、清热。

【方名】消渴汤。

【组成】山药30克,生石膏30克,黄芪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怀牛膝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菟丝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脾阴不足。

【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止渴。

【方名】治消止渴汤。

【组成】生地30克,山药30克,天花粉20克,石斛20克,知母20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泽泻12克,五味子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冠泽方。

中药处方(七)

【辨证】阴虚阳亢,津涸热淫。

【治法】养阴生津止渴。

【方名】治消滋坎饮加减。

【组成】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寸麦冬15克,天花分15克,制首乌15克,地骨皮30克,乌梅肉10克,缩砂仁5克(研末分冲),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靳文清方。

中药处方(八)

【辨证】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

【方名】降糖方。

【组成】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祝谌予方

猜你喜欢

  • 面瘫十二针治面瘫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诊疗技术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鹿茸益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温中降逆治干呕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