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敦煌中医药全书》校理拾正

《敦煌中医药全书》校理拾正

关键词:《敦煌中医药全书》校勘 补正

对于敦煌古医籍的整理,今人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敦煌医药卷子的特殊性,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反复探索,逐步完善。今以《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全书》)为例,就其在校勘上存在的不足作些商讨,希望起点补隙拾零的作用。

1.硝石棋子许大,研如面,令病人侧卧,?子头取小豆许大末,随病处内鼻中,作意吸取,使石末逐喘气起直到病处,其肿自消。(495页)校注:“?:竹器”。

按:此说不当,“?”若指竹器,当是笼篓之类,此处“?子头”当是一语,即篦子头,?通篦,音同通假。《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眼?令明方一十四首引《近效》疗眼中一切诸疾盲翳方:“每欲著以两米许,硬和少许蜜,稠稀如熟面胡,篦子头分置两眼眦,至夜仰卧枕之,合眼至明。”句中即作“篦子头”,可证。《外台秘要》卷十八,脚气服汤药色目方一十九首引紫雪方:“柳木?搅勿住手”,?,卷三十一引作“?”,可明二字可通。

“篦子头,”亦作“篦子”,《外台秘要》卷二十二,耳聋方二十二首引《必效》疗耳聋方:“以好神明膏如枣核许,纳耳中,日一度,频著以瘥,三五日以篦子挑耳中塞,或痒取瘥。”据此亦可明。

2.疗牛疫方:“右取葱一大握去须火中烧令极热向酢中安浸浸水热即尉(熨)牛鼻冷即更准前烧浸尉之七度。”(513页)按语:“本方原卷中位于鬼疰方之后,因其为兽医疗牛疫方,故录于此,待进一步研究。”

按:《全书》将“疗牛疫方”移录置于卷末,并无不可,但此疗牛疫方原有“又方”,其文为:“又方。取野狐肉和米煮作粥,灌即差。未着者先灌即不着。”此“又方”亦是疗牛疫方,原书移录时未将“又方”一道移录,导致此条“又方”接在“疗鬼疰方”之后,不知者观之,误以为是“疗鬼疰方”之又方,这显系整理时疏忽造成。

3.其五经四部,军国礼服,若详用乖越者犹可矣,止于事迹非宜尔。(394页)五经四部,校注云:“盖‘四书五经’之误。”

按:此校非是,原文“五经四部”无误。四部,也叫四部书,系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晋·荀?将群书分为四部,六艺、小学为甲部,诸子、术数为乙部,历史、杂著为丙部,诗赋、图赞为丁部。此处文中,“四部”即指四大类书籍而言。至于原校所云:“四书五经”之“四书”,是南宋朱熹所定的《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这是后代的事,原句出自陶弘景所作的《本草经集注·序》,生活在南朝的陶弘景焉有此说?所以“四部”不宜改成“四书”。

4.着荜拨末少许,阿魏一斗,立暴煎五六沸,着酥一两,盐少许,煎令调和。(609页)校注:“斗:原假作‘豆’。暴:原假作‘报’。”

按:若依原校,少许荜拨末,竟用一斗阿魏,药量相差悬殊,有违药理。此校恐非,原文无误。原句当作“阿魏一豆立,报煎五六沸”,文中立通粒,报有再、复之义,如此句义自顺。《全书》491页:“眼睛黄者,鼻中著瓜蒂散一豆粒,……中出黄水一升瘥。”即以“一豆粒”为剂量,可为资证。“豆粒”医书习见,举其一例,《千金要方》卷廿二,痈疽第二:“凡肿根广一寸以下名疖,一寸以上名小痈,如豆粒大者名疱子。”

5.鹿茸,麻勃为之使。(437页)麻勃,校注云:“即马勃之异名。”

按:此说殊非,麻勃、马勃本不相同,麻勃并非马勃之异名。《千金翼方》卷三,草部下品之下:“马勃:味辛,平,无毒。主恶疮马疥。一名马秓。生园中久腐处。”可知马勃即马屁菌。又《千金翼方》卷四,米谷部:“麻艹贲:……多食令人见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轻身。一名麻勃,此麻花上勃勃者。七月七日采,良。”则知麻勃为麻艹贲之异名,其得名之由为“麻花上勃勃者”,据此可明原校注之误。

6.余祖世以来,务熟方药,本有《范汪方》一部,斟酌详用,多获其效。(395页)校注云:“熟,原卷子作‘孰’,今据上下文意改。”

按:此校恐误,孰当作敦,《永乐大典·医药集》、尚志钧辑校《本草经集注》均作“敦”,检《敦煌宝藏》原卷亦作“敦”,当是可从。“敦”有崇尚、注重之义,《千金翼方》卷十二,养老大例第三:“人之在生,多诸难遘,兼少年之时,乐游驰骋,情敦放逸,不至于道,倏然白首,方悟虚生,终无所益。”此处“敦”即为其义,可证。

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53)陈增岳

猜你喜欢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从湿治过敏性鼻炎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眼部水肿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2)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适宜技术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